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讓孩子走出憂郁

在很多家長的眼中,兒童是無憂無慮的,不會有憂郁。果真如此嗎?殊不知,兒童正用他們的眼睛在觀察與感受,兒童對周遭事情形成的解釋,往往出乎家長意料;事實上,因為兒童不像家長那樣會使用語言來表示心情不好,他們只是不知如何訴說罷了,并非沒有憂郁的心情。

你家孩子憂郁嗎

案例一:5歲的明明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經常不肯去上幼兒園。一到早上,就賴床不肯起,就算勉強起來也是不吃不喝的,一會兒又說肚子痛、頭痛。媽媽帶他去看醫生,醫生說身體很正常,也沒有發燒。明明以前很愛玩的玩具,現在動也不去動它,真是把媽媽給急死了。

案例二:7歲的亮亮連續三個月行為乖張,不但在家打妹妹,還在學校咬同學,并破壞玩具桌椅,不論老師采用說的、罵的、打的,甚至罰坐在角落,都不能控制他的行為。校長要求家長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否則不同意亮亮進入學校,以免再傷害到其他的同學。

兒童心理專家分析:兒童的情緒早在出生后即可從表情來判斷,例如哭、笑,隨著幼兒逐漸成熟,情緒的分化和種類也愈來愈多。比如:頭痛、肚子痛、吃不下東西、睡眠過多或不足。行為上也可能會出現無理哭鬧、破壞東西、悶不吭聲、無精打采、退縮、緊黏家長、疑神疑鬼、憂心忡忡、不活潑、不愛玩耍、不合群、不聽話、不快樂,甚至還會有想自殺的念頭。

父母親若是發現孩子的行為突然改變,情緒不似從前那樣穩定,都可能是兒童正在憂郁。這時家長們先不要發脾氣,認為兒童是在無理取鬧要好好教訓他,這樣做可能會適得其反,造成親子間的緊張沖突,更糟的是,問題不但沒消除,兒童的焦慮反而會節節升高。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能預料的事,教孩子學做情緒的主人,學習用有效行為來控制抒發情緒,并化解壓力;不要讓憂郁成為親子關系的殺手,并影響到心理健康。

孩子為何也有憂郁

兒童為什么會憂郁呢?兒童的世界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呀!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具有自我中心特征,兒童難以分辨自己與外界的獨立性,對種種外界刺激無法建立一個防護網,而導致心理的脆弱性。

例如:兒童常以為是“自己”做錯事,所以父母才會吵架。假如在此時,家中發生變故造成傷亡,家長們又缺乏適當的解釋,兒童內心的恐懼罪惡感有可能悄然而生,而成為代罪羔羊;另一特征,是兒童無法做抽象式的思考,只能了解清楚具體的事項,對事情的因果判斷也很直線式單純。所以兒童無法接受正負兩面同時存在的矛盾情感,例如愛恨交織、趨避沖突,假設父母無緣無故就打小孩,但又說這是愛他才如此,久而久之,兒童在這互相沖突的訊息中,分不清行為與情緒的關聯。這樣混淆不一致,不可預測的因果關系,也會造成兒童的憂郁感。

除了兒童的認知發展特色之外,他們的氣質與父母親特質的適合性,其互動關系的品質,也是造成憂郁感強弱的因素。另外,突發或慢性累積的生活壓力事件,例如家庭變故、親人傷亡、家庭成員變動、失去原有的支援系統、轉學、搬家及移民,兒童必須重新去適應新環境;自己或至親好友意外傷亡住院、目睹災害,都迫使兒童得面對突如其來的失落,然而,兒童需要較長的調適期間,在過渡期間容易產生憂郁。兒童常常會保有奇跡式的幻想,希望時光倒流,可以回復以往的原狀,而非必須去面對現實的殘酷情況;因此,家長若在能力范圍內,應該盡量事先預告,好讓兒童有心理準備。

讓孩子走出憂郁

案例一:5歲的明明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經常不肯去上幼兒園。一到早上,就賴床不肯起,就算勉強起來也是不吃不喝的,一會兒又說肚子痛、頭痛。媽媽帶他去看醫生,醫生說身體很正常,也沒有發燒。明明以前很愛玩的玩具,現在動也不去動它,真是把媽媽給急死了。

案例二:7歲的亮亮連續三個月行為乖張,不但在家打妹妹,還在學校咬同學,并破壞玩具桌椅,不論老師采用說的、罵的、打的,甚至罰坐在角落,都不能控制他的行為。校長要求家長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否則不同意亮亮進入學校,以免再傷害到其他的同學。

兒童專家表示,憂郁的兒童長大之后,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憂郁癥,且性格違常、品行不良,也會造成日后身心的痛苦,而從小開始的EQ教育,或許可以預防往后的心理障礙。憂郁的兒童如何走出陰霾呢?

●快樂玩具抒發情緒。兒童有時會藉由玩玩具,或扮家家酒來抒發情緒,但有時則需要靠家長的協助。家長們可配合孩子的理解程度,教孩子去認識并標示它,例如生氣、害怕、難過、挫折。家長用語言來表示關注,幫助兒童將其憂郁的心情說出來。說出來的好處是在于讓孩子認識并標示情緒,而不是用生悶氣或不良行為來發泄。兒童若覺得被了解,無形中不安的情緒將被釋放出來,也能逐漸轉移心中積壓的不舒服。

●有趣活動走出憂郁。接下來,家長可以提供兩個孩子可以接受的活動選擇,讓孩子走出憂郁困境。例如:寶貝,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過(標示情緒),因為車子被弟弟拿去玩(指出原因),弟弟玩5分鐘之后再換你玩(接納感);這樣做,即使兒童在受挫后,仍可進行其他的活動,而不是僵在那里。另外,家長一定要預留時間、空間給孩子做選擇,就算孩子都得不滿意,家長也不必硬逼孩子;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教孩子學會了體察情緒變化,學會了等待、輪流、忍耐、分享。好比人生一樣,不是時時完美,只要孩子盡力便是。事后家長可強調孩子做到自我控制,夸獎孩子EQ進步了,逐漸地,兒童對憂郁的反應方式會逐漸成熟。

●教孩子接受情緒。至于對無法改變的事實,如失去親友、生病這類較嚴重的失落與痛苦,家長不要故意去避免談它,愈不談在小孩心中的疑慮就會愈多,還可能會誤以為是自己不好,因為做錯事才會發生不幸;日后可能形成自卑的心理和過度消極悲觀退縮的性格。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能預料之事,父母要教孩子學習認識及接受情緒,去做情緒的主人,學會用有效的行為來控制抒發情緒,化解心中不滿的壓力,不要讓憂郁成為親子關系的殺手,或變成長大后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