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走進孩子的涂鴉心理世界

大約從1歲到2歲半左右,孩子開始出現偶然的涂鴉畫,父母能不斷地鼓勵孩子涂鴉,對孩子繪畫能力發展大有好處。

寶寶在三四歲的時候,最喜歡亂涂亂畫,可你根本看不懂他畫的是什么,因為他的畫沒有明確的目的,即使有,也會隨聯想而變化;他雖然有明顯的表達意圖,但不能用繪畫技巧來反映自己的認識。大人們該怎樣走進孩子的涂鴉世界呢?

走進孩子的涂鴉心理世界

案例一:苗苗是某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前不久苗苗的媽媽去幼兒園看苗苗,正好趕上幼兒園的老師教孩子畫畫。教畫畫的過程中,老師發現苗苗把魚畫在天空中,和小鳥畫在一起。老師看了以后,覺得苗苗不能這么畫畫,就說:“畫畫呢,先要畫一條地平線。”雖然苗苗的媽媽覺得孩子把魚畫在空中是很天真的想法,但既然是老師教的,苗苗媽媽也就讓苗苗聽老師的話。可是,后來,苗苗媽媽發現,每次畫畫,不管畫什么,苗苗總是先畫一條地平線。媽媽知道苗苗現在不可能明白地平線是什么概念,但苗苗畫的十幾幅畫全都有地平線,完全沒有了以前涂鴉時的豐富想象。

苗苗以前想畫什么就畫什么的勁頭也沒了,這讓媽媽很擔憂,媽媽覺得,雖然苗苗以前的畫確實不符合現實,但媽媽就是覺得孩子畫得好,也很可愛。現在的苗苗,再也不像以前了。

案例二:小東從小就喜歡畫畫,于是在他才學會拿起畫筆的時候,全家人就一致認為,應該盡早地給孩子報個什么繪畫班,打好扎實的基礎,說不定孩子以后就能在繪畫方面有大的發展。做畫家也不知不覺成了全家人對小東的期望。

在小東三四歲的時候,父母都覺得孩子的畫進步特別快,尤其是在老師的輔導下,小東比別的孩子畫得都好。這一點讓父母特別興奮,自然地,對小東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在小東4歲的時候,有一次,爸爸讓他給自己畫一幅像,爸爸坐在小東對面,滿懷期待地等著小東的“成果”。沒想到,爸爸看完小東的畫以后,劈頭蓋臉地指責小東畫得不好,說小東畫得不像,比如把他的嘴畫得太大,眉毛畫得太濃等等。其實,后來小東的老師看到這幅畫后,還表揚了小東,說小東畫得生動富有想象,畫出了爸爸的特點。從那以后,小東的爸爸再也不亂指責小東的“作品”了.

走進孩子的涂鴉世界

大約從1歲到2歲半左右,孩子開始出現偶然的涂鴉畫,他們用手指緊緊地抓住畫筆,用手臂來回運動畫出線條,線條的方向和長短,取決于臂部的活動范圍,一邊畫一邊自我欣賞。以后隨著腕關節的靈活性提高,畫出的線條弧度變小。到了2歲半至3歲半,孩子的涂鴉已受到視覺的控制,并逐步注意自己的筆端。這時如果家長能不斷地鼓勵孩子涂鴉,對孩子繪畫能力發展大有好處。

  專家點評:

第一,在美術活動中,要讓幼兒在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索,培養他們的藝術思維能力,為此,家長或老師要多用提問、暗示、創設情景等方法進行啟發和引導,以開闊幼兒的思路,引導他們的思考,最終創作出富有創造性的作品。

第二,在美術活動過程中,應啟發誘導孩子發揮各自的潛能,而不是過分強調幼兒的美術作品,為此,在評價幼兒的作品時,應該看到幼兒是有個別差異的,有的孩子擅長畫水果,有的喜歡畫人物,而在畫水果造型時,能力弱的幼兒只能貼上眼睛、嘴巴,而能力強的幼兒則要求能用畫剪方法制作,所以應該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作出正面評價;對不足的地方則用建議的方式、商量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見,幫助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自信心,提高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第三,還可以啟發幼兒相互評價作品,鼓勵他們贊美同伴的表現,并為同伴的進步而感到高興,從而激勵自己努力學習,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幼兒的評價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還使幼兒學習獨立地從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