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爸媽該不該看孩子的日記?

如果你還保留著兒時的日記本,我想你一定會被當年的自己“蠢哭”吧。看似毫無意義的流水賬、滿篇的拼音、鬼畫符般的插畫……雖已破舊不堪,卻悉心珍藏著;如同展開它,就能回到童年一般的珍藏著。而如今已經為人父母的你,有沒有也讓孩子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呢?如果有,那么家長究竟該不該看孩子的日記呢?

看了《虎媽貓爸》,我想你應該還記得這樣的劇情:茜茜主動要求寫日記的舉動讓“虎媽”畢勝男開心不已,不僅馬上給茜茜買了漂亮的筆記本,還要輔導茜茜,教她如何寫日記。而一向認為孩子應該自由快樂成長的“貓爸”羅素顯然并不滿意妻子檢查茜茜日記的舉動,為了讓女兒能夠有自己的“小秘密”,羅素便與茜茜一同上演了一場“真假”日記。

你有過被偷看日記的經歷嗎?

雨墨是個剛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聽話懂事的她最近也學會了和媽媽“冷戰”。而原因就是媽媽偷偷看了她枕頭下的日記本。媽媽為此也疑惑不已,“為什么孩子的日記能給學校老師看,卻不能給我看?”
?
雨墨的回答,你一定不會感到詫異,“我們同學都有兩個日記本,一個是交作業用的,一個是寫秘密的,你看了我的秘密!”這樣與《虎媽貓爸》雷同的劇情,我相信有不少的家庭都上演過。

日記——私人空間的開啟or寫作的啟蒙

如果問度娘“如何寫日記”,你能輕易的找到一系列的教程:如何選擇題材?如何整理思路?正確的格式應該是怎么樣的……日記的題材、格式,究竟哪種才是對的?
·日記是孩子內心世界的逐步顯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心中的“秘密”也越來越多。或許這些“秘密”在你看來,太過小兒科。我們固然知道“日記”原本有著正確的格式: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等。而這樣統一的格式,甚至是“應試”的格式,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論是自身學習還是老師教導,孩子將來一定會學會。但當孩子發揮著自己強大的想象力,正在日記本上“盡情揮灑”時,難道真的要跟孩子說,“你的格式錯了嗎”?
?

趣味心理測試:你的私隱密封度指數有過高?

心情煩悶時,會想要找個地方散散步,釋放心情,走在怎樣的路上是讓你覺得最能幫你釋放心理壓力的呢?

A.市中心最繁華的大道,霓虹燈下讓熱鬧的人氣趕走郁悶
B.蜿蜒曲折的近郊山路,像人生路一樣,有崎嶇也有好風光
C.少有路人的空曠大道,任你獨自思考不受打擾
D.悠悠鄉間路,讓干凈的空氣洗滌你的心情

解析:
A.私隱密封度70%——表面上看起來張牙舞爪活潑開朗神經大條的你,人際關系很好,朋友多,也很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但是其實你的內心不像你的言行那么open,相反,你是一個有事都自己藏在心里的人,雖然平時你很喜歡和周邊的人分享生活點滴,但是重要的事情你都會默默藏在心底,緘口不談。
B.私隱密封度50%——應變能力強,喜歡新鮮事物尋求刺激,好奇心重的你,由于你應變能力和聰明才智,不會輕易被人揭露私隱,倒是你喜歡去挖掘別人的私隱就是了,建議你有時候對別人的事情不要太好奇,八卦別人八卦多了小心對方以牙還牙。
C.私隱密封度90%——你個性獨特,不喜歡與世俗之人為伍,能讓你開啟話匣子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從來也就對八卦之人劃清界限,加上你大部分時間你都保持著低調神秘的氣質,對自己的情況從來不張揚,所以很難被人挖到私隱,不過有時候也會因為而“高處不勝寒,心事無人知”而黯然哦。
D.私隱密封度30%——其實對于你而言,基本上不存在什么私隱不私隱的問題,善良的你有一顆寬容大度的心,你總是相信人性本善,而且你本人本生也就活的很透明,沒什么藏著掖著的事,你也不喜歡帶著面具做人。善良是好,不過,還是要注意保護自己哦。

疑問:孩子的日記該不該看?

“大連新聞網”上一組相關資料調查:發現僅有8%的家長認為孩子有隱私權,應該尊重孩子,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家長沒有權利隨便翻看孩子的日記或信件;還有20%的家長雖然認為不應該偷看孩子的日記,但是因為想多了解孩子,所以還是會忍不住翻看;還有部分家長有翻看孩子日記的習慣,認為這是掌握孩子思想動向的最好途徑。

·專家觀點:當孩子有了獨立意識后,他們就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準則,開始嘗試獨立,這首先表現為在思想上逐漸掙脫父母的束縛,擁有獨立的自我空間。這個自我空間里存有孩子的隱私、自信心、思想、表現欲等。

父母習慣性地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那么孩子的一切,作為父母的都要知曉。但是,孩子之所以把他們的隱私藏在心里或者日記本中,就是不希望有別的人來分享他的秘密。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父母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而不是孩子私人空間的“入侵者”。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電郵,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開拆、查閱。這說明,即便是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記、書信等也是違法的。家長偷看孩子的隱私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孩子還會因為自己的隱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極端的方式保護自己,從而引發尖銳的矛盾,產生連鎖反應。這樣,家長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就變得更困難了,孩子不僅對父母失去信任,還會因為失去安全感而產生抑郁、焦躁等情緒,甚至出現性格扭曲等不良后果。

所以,為了保護孩子,就要保護孩子的隱私,這才是聰明的家長應當采用的辦法。

想更進一步了解孩子?不如換種平等的方式!

1.與之保持“安全距離”
案例:雯雯媽在一次打掃房間時,無疑發現了孩子的日記本,想起雯雯最近總是背著自己打電話,媽媽知道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小秘密。第二天,雯雯媽遞給孩子一把鎖和一把鑰匙,并告訴雯雯:”如果你有了小秘密,就把日記本鎖在抽屜里,爸爸媽媽一定不會偷看你的日記”。雯雯接過鎖和鑰匙,暗自慶幸自己有這么開明的家長。
·用偷看或強硬手段來了解孩子的隱私,而無視孩子的感受,不僅傷害親子關系,更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時候不妨對孩子表明立場,表示尊重孩子的隱私,并協助保護孩子的個人空間,減少孩子的疑慮、不安,使孩子信任家長,感受到父母的尊重。

2.尊重,從敲門開始
家長經常告誡子女進入別人的房間要敲門,但是父母進入孩子的房間卻很少敲門。當孩子還處在嬰兒期的時候,孩子的所有事都是父母決定的。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如果父母不以身作則,孩子又怎么能在父母的引領下養成好的習慣呢?
·尊重孩子的隱私,可以表現為更多的細節,如:父母進入子女的房間應該先敲門;不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整理或移動孩子的物品事先征求孩子的同意,等等。這些細節,能讓孩子體會到自己被當做大人一樣的尊重。
3.守護孩子,不如培養TA的獨立意識
有的家長在知道孩子有小秘密后,心理落差很大,認為孩子已經不把自己當“守護神”了,孩子已經不再是父母臂彎里的小寶寶了。其實,孩子有了小秘密,正是孩子長大了的表現。
·父母應該經常與孩子溝通,試著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并且要相信孩子,理解和包容孩子在成長中的“萌傻”做法。父母應引導孩子積極地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幫助孩子樹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心,讓孩子在問題中養成自我教育的習慣。在這一過程中,父母應該以孩子的朋友的姿態出現,不能采用發號施令的方式,一定要讓孩子在融洽的氣氛中放松身心,與父母進行心靈的交流。
總結:“家長該不該看孩子的日記?”——一直以來都是答案顯現卻又爭論不止的話題。而對于每一位看或不看孩子日記的家長來說,一切的出發點也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步雖然都與你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但終究在孩子成年后要脫離你的臂膀去獨自飛翔。心理上的關愛是父母給孩子最大的財富,適當地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他們能自己解決問題,這也是鍛煉孩子獨立面對問題的一種方式。

“做孩子的朋友比監護人要強。”——《虎媽貓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