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必學!3招預防寶寶脹氣+4步驟緩解法

最新兒科研究指出:高達95%的寶寶脹氣與媽咪飲食無直接關聯。母乳成分經消化後引發脹氣的機率低於5%,盲目忌口反而容易造成營養失衡。與其糾結「吃什麼」,掌握正確的餵養技巧與日常護理更能有效幫助寶寶!

一、破除迷思:寶寶脹氣的真正原因(媽咪別再自責!)

多數脹氣源自寶寶消化系統未成熟,常見原因包括:

  • 哺乳時吸入過多空氣
  • 消化酶分泌不足
  • 哭鬧時吞入大量氣體

根據臨床統計,僅極少數乳糖不耐或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會因媽咪飲食間接不適,且通常伴隨腹瀉、紅疹等症狀,不會單純表現脹氣。

二、3大預防要訣:從根本減少脹氣發生

1. 哺乳技巧:減少吞入空氣

  • 親餵時確保寶寶含住乳暈
  • 瓶餵時奶嘴應充滿奶液
  • 控制流速避免急飲

2. 餐後護理:促進氣體排出

哺乳後勿立即平放,建議:

  • 豎抱拍嗝10-15分鐘
  • 採用45度斜躺姿勢
  • 輕撫背部幫助氣體上升

3. 日常活動:強化腸胃蠕動

  • 清醒時多練習趴姿
  • 溫水浴後順時針按摩腹部
  • 定時進行腳踏車運動

三、4步驟緩解法:寶貝脹氣時的應對指南

1. 氣體引導技巧

  • 進食後脹氣:先豎抱拍嗝
  • 拍嗝無效時:改採坐姿前傾
  • 趴臥膝蓋輕壓背部(避開腹部)

2. 腹部壓力釋放

  • 飛機抱持續3-5分鐘
  • 溫敷袋40°C熱敷肚臍周圍
  • 大人手掌搓熱輕覆腹部

3. 促進腸道運動

加強版排气操:

  1. 讓寶貝平躺雙手活動雙腿
  2. 右手左腳向右侧輕壓3秒
  3. 左手右腳向左侧輕壓3秒
  4. 兩側交替進行5組循環

4. 情緒安撫關鍵

媽咪需保持平穩情緒:

  • 用溫柔語調哼唱兒謠
  • 輕拍背部建立安全感
  • 避免焦慮傳遞給寶寶

就醫警示:這些狀況要立即求診

當寶寶出現以下症狀,請盡速就醫: ✔ 持續哭鬧逾1小時無法安撫 ✔ 噴射狀嘔吐或血便 ✔ 拒絕進食伴隨體重下降 ✔ 腹部異常緊硬拒按壓

哺乳媽咪切記:均衡飲食與正向心態,遠比盲目忌口更重要!充足營養才能提供優質母乳,配合正確護理方式,寶寶的脹氣狀況自然會逐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