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就像照料初生的幼苗,需要溫柔呵護也需要明確指引。 這 10 個暖心原則幫助家長在日常相處中,巧妙拿捏愛與管教的分寸。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特別重要。 請避免在親友面前談論孩子的糗事,像是「他上次喝湯弄髒整件衣服」這類玩笑話,雖然大人覺得無傷大雅,卻可能讓孩子感到羞愧。 真正的信任基礎來自對孩子感受的尊重。
稱讚要給得精準! 當孩子搶走別人玩具時,千萬別為了安撫就說「你好棒」,這會混淆是非觀念。 只有當孩子主動分享或禮貌待人時,具體的讚美才能發揮正向引導作用。
答應過的事別輕易反悔責備。 如果週末答應帶孩子去公園卻臨時反悔,還反過來責怪「你怎麼整天只想玩」,這種出爾反爾會讓孩子感到委屈,也會損害家長的信賴度。
規律作息是安全感的來源。 固定用餐、寫功課、洗澡刷牙、收拾房間、聽故事與睡覺時間,能讓孩子建立生活節奏,減少焦慮抗拒。
與朋友聚會時,別讓孩子佔據所有注意力。 可以溫和說明:「媽咪現在要和阿姨聊天,等下再陪你玩」,讓孩子學習等待與理解他人需求,避免養成自我中心的習慣。
面對孩子的努力,永遠給予積極回應。 當孩子反覆練習綁鞋帶失敗時,與其皺眉嘆氣,不妨說:「你嘗試了好幾種方法真的很認真,再試一次說不定就成功囉!」這樣的鼓勵能培養孩子的抗壓性與自信心。
最後要提醒,別用自身喜愛綁架孩子。 家長覺得洗頭很麻煩,但孩子可能超級享受玩水時光! 多從孩子的視角理解感受,親子相處才會更融洽甜蜜。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