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頭皮突然出現宛如錢幣大小的光滑禿塊,許多家長都會感到驚慌失措。 這其實是兒童免疫系統異常引起的「圓形禿」,雖然可能造成毛髮脫落,但多數情況並不會影響健康。專業醫師提醒,只要掌握關鍵特徵與照護原則,就能幫助寶寶安然度過這個特殊階段。
小兒圓形禿真實成因至今仍是醫學界的待解之謎! 研究指出遺傳因素佔重要角色,家族中若有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或自體免疫疾病的病史,孩童出現圓形禿的機率會提高約20%。
雖然常被誤解,但壓力並非圓形禿的主因。 醫師特別澄清:病毒侵擾等環境因子較可能誘發此症狀(如感冒後出現異常落髮),而情緒緊張頂多算是加劇因素。 若在半歲前發現掉髮現象,通常只是正常的新生兒生理性脫髮,不需過度擔憂。
該如何判斷是否為真正的圓形禿? 當6個月以上嬰兒頭部出現界線分明的橢圓形禿塊就需警覺。 典型特徵包含:
- 脫髮區域皮膚光滑無皮屑
- 邊緣處可見短細的「驚歎號形毛髮」
- 指甲可能伴隨溝狀凹陷 若患處伴隨皮屑或結痂,則可能是黴菌感染的癬症,需立即就醫鑑別。
令人振奮的是,半數以上案例會自然康復! 只要禿塊範圍未超過頭皮50%,毛囊仍有很高機率重新活化。 但要注意復發可能性,臨床觀察約3成孩童會在毛髮再生後再度出現脫落週期。 極少數全身性脫毛案例雖可能永久失毛,但依然有機會在數年後意外再生。
現行治療以局部類固醇藥膏為主流。 需特別注意:
- 18個月以下幼兒因用藥風險較高,通常採觀察為主
- 藥物僅能促進毛髮生長,無法保證根治
- 治療方案需依據脫落面積與患童年齡個別化評估
日常照護需注意兩大重點:
- 防曬保護:沒頭髮覆蓋的頭皮特別脆弱,外出時務必戴透氣遮陽帽或塗抹嬰兒專用物理性防曬
- 拒絕偏方:網路流傳的生薑療法成人使用都效果不一,更不該冒險用在嬰兒稚嫩頭皮上
若發現寶寶有異常落髮情形,建議先用手機記錄脫髮區域變化,再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鑑別診斷。 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多數圓形禿都會隨著免疫系統成熟逐漸好轉哦!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