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教育 第5頁
分享媽媽們的學齡前教育方法以及寶寶成長中的行為習慣,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問題.
判定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其標準大致有如下幾方面: 良好的生活習慣 包括飲食、睡眠、運動、言行等方面。有的幼兒喜歡在入睡時由母親撫摸,有的偏愛吃某類零食等,這也屬於成長過程的正常現象,並非心理疾病。 良好的個性 具有一定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能力,無怪癖、無惡俗舉止,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保持平和、樂觀、謙讓、樂於助人等正常人格。 正常的智力 孩子的智力...
1.幫寶寶選擇;2.錯用物質獎賞;3.讓寶寶參加無謂的等級評定;4.敷衍寶寶的提問;5.監視多於關註;6.制止寶寶的探索行為;7.給寶寶不恰當的玩具;8.打斷寶寶玩耍;9.不允許寶寶犯錯誤和失敗;10.過度贊美;11.妄下定論;12.和別人比較;13.過度灌輸知識;14.規範標準答案。
精心保護自尊心的火種。每個教育者要真誠地愛護和關心兒童,尊重他們的喜好、特長,盡量滿足他們的合理願望,要善於聯系具體的行動情境,向兒童揭示有關道德行為的是非、善惡,對“是”和“善”的行為給予肯定,從而形成兒童的榮譽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孩子會從家長的舉止中揣摩妳對他的看法,當他意識到父母愛他、尊重他時,他就會兒地說到自己的價值。 堅持正確的教育引導方向。同任何...
3歲1個月–3歲6個月 情緒猶如春天的天氣:情緒變化無常。寶寶的小臉就像春天的天氣那樣多變,說哭就哭,說笑就笑,情緒容易波動,極不穩定,這是因為寶寶的內抑制發展差,控制力弱,語言的調節功能不完善,因此當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兒童時,情緒就出現爆發性,常從一端迅速發展到情緒的另一端。 寶寶情緒具有情境性: 當寶寶得到新玩具、媽媽離去、新朋友...
幼兒出生後,隨著生活範圍擴大,見聞日廣,知識經驗更加豐富,言語能力水平提高,他們的思維也有了新的發展。這時期的幼兒思維已由嬰兒期的直覺行動思維進到具體形象思維了。幼兒主要是通過感知、依靠表象來認識事物的,具體形象的表象左右著幼兒的整個認識過程。甚至思維活動也常常難以擺脫知覺印象的束縛。一般來說,這時的幼兒思想上一般具有以下六個特點:自我為中心即幼兒還不...
一、 仔細觀察,立即滿足小嬰兒對於處理感官刺激,接收信息和反應、尋找安撫自己的方式等,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父母和照顧者要細心留意他們在這些方面的獨特性,並且用適當的方式給予同步的回應(與孩子情緒相吻合的回應,孩子因為傷心哭泣,同步的反應——寶寶為什麽傷心啊,媽媽抱抱好嗎?不同步的反應——哭什麽哭,一點點事情,不要哭)。立即回應並用關...
平時與孩子在一起,最重要的不是告訴孩子:這樣不行,那樣不對!而應該告訴孩子:妳可以… 哥哥的孩子(2歲半)來我家玩,看見桌上的糖就要吃,哥哥和嫂嫂每次都想阻止他,告訴他:“吃多了糖會蛀牙”,跟他講道理,甚至動手爭搶,但最終結果是孩子用盡渾身解數(再到盤子裏去拿、往地上賴、大叫、哭、喊、等等),最終在父親和母親憤怒又無奈的眼神註視下,一顆接一顆地吃...
我們常常聽到母親們抱怨孩子如何不關心自己,有的甚至還打罵母親。母親用血乳養育了孩子,孩子卻忘恩負義。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錯,其實深究的話,就會發現孩子是在“耳儒目染”的情況下養成了這種惡習。 有個男孩滿口臟話,經常欺負女生,甚至對女老師也不恭,他的母親也多次來校向老師哭訴孩子如何對她無禮。看他瘦弱的樣子,並不是那種天生一副野蠻相的孩子,原因究竟在哪裏?...
每一位爸爸媽媽都希望寶寶擁有較強的記憶能力,因爲記憶能力對寶寶未來的學習和日常生活至關重要。寶寶什麽時候具有記憶能力呢? 據研究表明:寶寶出生後兩三天就有一定的記憶能力。盡管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記憶能力會獲得自然的發展,但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能有效挖掘寶寶的記憶潛力。 方法一:3歲前寶寶的記憶富有情緒色彩,特別容易記住那些使他們愉快或令他們悲傷、氣憤...
很多研究已經表明,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童年時代,把孩子當做大人一樣,不停地和他聊天、探討甚至爭論,那麽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將比那些跟隨著“沈默是金”的父母一起成長的孩子,擁有更豐富的詞彙量,和更清晰、多樣的表達方式。 那麽,父母在每天的生活中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呢? 1、說說說,不停地說。 注意!我們可不是鼓勵你成爲絮絮...
教育心理學家列出下列7項孩子的心理需要: 第一,孩子需要學習語言,這是語言教育 嬰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學習的,就是語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對他說話,其實就是教他語言。學習母語,對一般孩子來說,都不成問題。 正常的孩子,不到6周歲,都能運用母語應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狀況。除了母語,孩子還應學一門外語,首選自然是國際語言–英語。精通...
1、“無能媽媽”不受歡迎 孩子:我喜歡唱歌、跳舞、繪畫、剪紙、捏泥巴,可是媽媽都不會。媽媽早出晚歸,她對我的愛好好像根本不感興趣。其實,我很希望媽媽能夠陪我一起玩。而且媽媽對我的提問也從來不熱情回答,還說我的問題很奇怪,說小孩子的話爲什麽這麽多。 點評: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強,他們想從媽媽那裏了解很多事情,以滿足自己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
怎樣對待尿床的寶寶? 引起尿床的原因很多,雖然有一些疾病可使寶寶患遺尿症,但對于大多數尿床的寶寶而言,只要父母注意看護,並去除生活中可能造成尿床的因素,比如睡前過于興奮疲勞,飲水過多,或者父母沒有及時對寶寶進行排尿訓練等,寶寶尿床是可以得到糾正的。 怎樣訓練寶寶夜裏不尿床? 4歲多的寶寶有時夜裏還會尿床,大約有12%的孩子到6歲時還偶爾尿床,只要不是夜...
現在的孩子都比較個性,叛逆期也早早的展現出來。對待處在逆反期的寶寶不能采取硬碰硬的方式,這樣只能讓他的逆反心理更加強烈。父母過分激烈的反應會給他一個錯誤的感覺,即當他說不的時候,他能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因此,他會更多地使用這種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逆反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曆的過程,要應付逆反的寶寶,父母需要一些策略。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1、來點小幽默,讓氣氛不再...
在3歲寶寶的社會教育中,認識人的多樣性是相當重要的。你是不是遇到過這種情況,帶孩子逛超市的時候,突然他看到了一個拄拐杖的人,于是,他不僅盯著人家一直看,還大聲問你:“媽媽,那個人的腿怎麽了?” 3歲寶寶對自己和他人之間的不同非常敏感,而且他也不忌諱大聲提問。爲什麽別人的頭發、眼睛形狀或皮膚顔色和自己的不同?爲什麽那個阿姨坐在輪椅上?3歲孩子真的對什麽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