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教育 第6頁
分享媽媽們的學齡前教育方法以及寶寶成長中的行為習慣,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問題.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爲15∶1,犯罪率是1∶10。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美國專家談孩子學做家務你的孩子是否已經到了可以幫你幹一些簡單的家務事的年齡,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幫助做家務的良好習慣...
放權是一種具體的愛和信任。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說:“當孩子感到被愛、被信任,奇迹不久就會出現在你眼前。”如果父母對孩子放權,孩子就會對父母的信任表示感激,並全力以赴爲自己的決定而努力,爲父母的信任負責。孩子的責任感就會在信任中被喚醒。 一、在勞動中培養寶寶的責任感 2歲的若岩自我意識空前龐大,他會認爲所有別人能做的事他都可以勝任。像穿衣服、開門、按電梯等。...
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少父母沒有多少時間留在家裏代孩子。也因此造成了許多孩子不愛出門、不愛運動的性格。那麽,爸爸媽媽們怎麽才能讓孩子重新愛上運動呢?育兒專家介紹:想讓孩子喜歡上運動,就得選擇幾項適合寶寶的運動項目。 輪滑,從滑板車開始 建議起始年齡:4周歲 隨著天氣轉暖,各大廣場、ShoppingMall裏又冒出了一個個輪滑俱樂部。看著小朋友腳...
目前很多家長認爲早期識字就等同于早期閱讀,或者把早期識字當成了早期閱讀的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因此很看重幼兒是否識字以及識字的多少。 早期閱讀不等于識字 “早期識字是早期閱讀的天敵”主要是爲了強調一點,就是早期閱讀不能和早期識字混爲一談,更不能被早期識字所取代。識字重要不重要? 識字重要,但識字是在小學裏有足夠時間可以完成的事情,不應成爲幼兒園階段孩子學習...
“美國天才發展中心”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95%的天才兒童在將來的發展中並不總能把優勢保持下去,他們的弱點使得他們的智商發展停滯甚至下降。因此,後天創設適合他們智力發展的環境就顯得相當重要。一般說來,家有智力超常孩子的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多給孩子提供學習和思考的機會。超常兒童的智力發展迅速,吸收新知識快,與同齡人同步的學習往往不能滿足他們急劇增長的...
數學神童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科學家們對此還沒有定論。研究人員普遍相信,數學超常兒童的某些特征肯定與遺傳有關,特別是諸如記憶能力、心算能力、創造能力等認知特征。但近來的一項研究成果卻對此提出異議。據印度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公布了一個驚人的研究發現,5歲的兒童都是天生的數學家,在沒有進行正規的教育或傳授相關知識的情況下,他們也能自己掌握數字抽象概...
所謂“窮養”,不是刻意追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而是在物質上對孩子有所限制,讓孩子懂得珍惜和奮鬥;要從小培養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讓孩子懂得任何東西都是付出勞動才能得來。另外,要培養孩子正確的心態,接受社會現實,別人擁有的物質財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關鍵是要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創造這些財富。 日本的吃苦教育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
孩子有暴脾氣,父母應當及早進行糾正。但是父母在糾正孩子的暴脾氣的時候應當講究一些方法,切不可盲目。下面就介紹一些糾正孩子暴脾氣的方法。培養孩子做事的靈活當孩子玩玩具、吃飯時不要“固定”一種方式、方法和模樣,要從小盡量使其“多樣化”,任其有挑選的余地。特別是當一種東西、食品、玩具不存在了,就應及時引導孩子轉移到別的東西、食品、玩具上去,這種調節能力越好,其靈活...
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情商這個詞,因爲從0歲-100歲,高情商都能讓人生更加完美、充實和具有成就感。那麽國外寶寶的熱門情商教育都是什麽呢?讓我們來學習一下。1、同情心和愛心孩子從出生起就具有同情心,一個9個月的嬰兒在看到另一個嬰兒啼哭時也會觸景生情,毫不吝啬地落下眼淚,這是同情心最簡單、最原始的表達方式。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你應該幫助他在平常的生活和玩耍中進一步...
現在大多數的八零後爸爸媽媽不懂得怎麽跟寶寶溝通,在親子溝通中,常常存在著一些問題,要警惕哪些溝通模式破壞親子關系。 指責埋怨型溝通 “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髒了!成天跟在你後面洗衣服,我是你的傭人啦!” “你玩不夠啊!作業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 “你看你桌子亂的,就不能收拾收拾!”…… 這些語句體現出一個共同特征——指...
孩子的話有時候過于誇張過于天馬行空,家長這個時候,要知道分別哪些是孩子特意說謊,哪些是孩子的想象力在發揮效用。不弄清這兩者的區別,溝通教育路上就會出現重重困難。 孩子們好像用了魔棍一樣,他們往往隨心所欲地改變現實。他們時常不自覺地撒謊,還胡編亂造。 對于小不點兒來說,日常生活和想像混淆不清。當他要改變或否認現實時,那是因爲他希望現實按著他的意願變...
孩子的小詭計,家長們有時候心知肚明,但是卻不知道從何教起。本文通過列舉孩子的7個“詭計”,支招家長一一的對應方式,讓孩子在生活中知道要做什麽樣的人,不該做什麽樣的事。家庭教育父母有責,孩子耍小心眼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看到現象卻不作爲的教育方式。在你對孩子的心理沒有充分了解的時候,你可能會因爲他們的詭計多端而煞費苦心,一方面你沒有辦法對付他們,另一方面你更是擔...
急于表達父母的感受 長久以來,我們做家長的太善于“說”了,太著急“說”了。當孩子向父母陳述一件事情時,父母們往往過于相信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感受。 孩子:媽媽,我覺得這兒一點兒也不好玩。 媽媽:不會吧,這兒多有意思啊! 孩子:這裏都沒幾個人,好無聊啊! 媽媽:多安靜啊,讓人心裏很舒服。 孩子:你帶我來這個破地方幹什麽?...
孩子爲什麽有時會覺得父母偏心,心理專家表示,作爲父母,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對孩子愛的表達方式是否妥當,能否讓他感受到呢? 不管是不是獨生子女,孩子都喜歡被寵愛,渴望一種看得見的關愛,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愛。 心理專家建議,父母首先要明確告訴孩子你們的愛。例如說出你愛他、親他的臉、牽他的手、擁他入懷。 其次,應該多和孩子...
1.來了一個陌生的人 媽媽陪著寶寶在房間裏玩了一會兒,然後走進來一個對寶寶來說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人。 Q1:寶寶是否有些不安、忸怩,注意陌生人的動向,並且向媽媽靠近? YES-既信任媽媽又有警覺性的寶寶 寶寶不僅對陌生人有警覺性,而且當他覺得有危險時,會向媽媽靠近尋求保護,這種警覺是必要的,它能夠保護寶寶的安全,也說明寶寶很信任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