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教育 第60頁
分享媽媽們對寶寶的行為習慣,性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問題.

你的寶寶思維還不夠成熟,他還不能置身于你的位置或以你的眼光來看待事物。這可能也會讓他陷入人際關系的麻煩。他愛你,所有人都告訴你他愛你,他也告訴你他愛你。當他熱情地擁抱你,淘氣地或心滿意足地咯咯笑時,你知道他是愛你的。不過,他難得會表現出我們成年人所理解的“愛”。
爲什麽寶寶自信很重要
當你的寶寶感到自己有能力時,就更容易對自己有信心,而寶寶在人們誇獎他的時候更容易感到自己有能力。當孩子心裏在意的大人們喜歡他所做的事情時,孩子就會更茁壯成長。當然,也可以換個說法。當你的孩子自信時,就會更有能力,而他自信時是在別人相信他的時候。如果你期待他茁壯成長,寶寶就會茁壯成長。當沒有人期待他能夠遊泳時,他就會沈下水。

兩三歲的寶寶跟我們一樣,有時會不聽人說話。事實上,在這個年齡,他們還需要你教會他如何聆聽別人。有時,爸爸媽媽把某件事說了10遍,然後開始倒數,直到付諸懲罰。這樣做其實是在給孩子提供條件不聽你的話,直到你說了10次。
寶寶爲什麽會反抗?
處于反抗期的寶寶,似乎凡事都跟你對著來,“不”字更是挂在嘴邊。之所以如此,其實只是因爲寶寶剛剛發現自己也有某種意願,所以想實踐實踐。
寶寶的這個階段往往是突然間就開始了,這種新學會的反抗方式往往讓爸爸媽媽不知道該怎麽辦。但這個階段也會戛然而止,就像開始出現時一樣快。在等待反抗期結束之前,來看看有哪些應對方法吧。

寶寶天生好奇,畢竟嘛,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都是新的,不管是看螞蟻搬個比自己大無數倍的面包,還是看蚯蚓慢悠悠地在濕漉漉的人行道上爬。如果是你在趕時間,比如著急出門趕車時,寶寶這種天生的好奇心可能會讓你抓狂,不過,這也會提醒你,在這個世界上,有時蝸牛的旅行要比你的旅行更爲重要哦。

挫折感:成長的標志
你的寶寶很快就發育出作爲一個獨立自主的人的感覺了,擁有個人權利、偏好和做事方式。他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你的一部分,所以不再輕易接受你對他生活的完全控制。他想要表明自我,這也是應該的。他的“任性”是他正在長大的標志,而且表示他有足夠的安全感去自己掌控事情。
不過,對兩三歲的寶寶來說,掌控生活是很難的。他對各種事情還不太了解;經...
的確,你永遠不可能讓2歲寶寶明白食不露齒的道理,但如果你現在就注意把禮貌的觀念灌輸給他,告訴他哪種行爲好,哪種行爲不好,你可能想不到他能學會那麽多禮貌常識。
實際上,2歲寶寶挑戰你的底線以及觀察你的反應的過程,也就是他上禮貌課的過程。如果你能盡早並且經常告訴他怎樣有禮貌,等以後你真的要像模像樣讓他懂規矩時,他會學得很快,同時對你的反抗也會少一些。

發脾氣是一兩歲寶寶情感生活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不管是在自己家還是別人家。寶寶傷心難過,是因爲他還不知道怎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讓他有挫折感。這麽大的寶寶很容易激動、失控。如果你不答應他的要求,或者當他努力做一件事情,比如搭積木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的手指沒有期望的那麽靈活,他可能就會發脾氣。
當寶寶當衆發脾氣,讓你下不來台時,最好的辦法是保持冷靜。與那個在購物車裏尖叫、踢騰的寶寶不同,你有控制情緒、讓心情恢複平和的能力。
雖然發脾氣是一些寶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也有些寶寶可能不常或很少發脾氣。不過,無論你的寶寶多麽有可能發脾氣,你都能通過規劃他的生活,而在很多情況下避免讓他發脾氣,在大部分時間裏,把挫折感控制在他的容忍限度內。
並不是寶寶每次生氣或挑釁的表現都是發脾氣。寶寶不發脾氣時,也可能會走開、喊叫、甚至跺腳或緊繃著身子,讓你無法把他放進兒童推車裏。真正的發脾氣是特別的,好比情緒上燒斷了保險絲。寶寶一旦發起脾氣來,那可不是一個大人能夠打斷,或他自己就能聽話平息的。

大多數孩子到這個年齡段時,已經聽過太多次這個“不”字,以至于說這個可能都沒用了,在你看來,他是絲毫不理會你的要求。這並不奇怪:當爸爸、媽媽和保姆說某個詞太多次後,特別是如果還同時說一些只說不做的、威脅懲罰孩子的話,孩子自然就開始不理會了。

如果你有個學齡前的孩子,那生活中他不可避免地會大哭大鬧,發脾氣。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做好防範:無論何時何地,盡量避免那些可能引起孩子發脾氣的情況。的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過,下面這些小方法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摘要:孩子們好像用了魔棍一樣,他們往往隨心所欲地改變現實。他們時常不自覺地撒謊,還胡編亂造。對於小不點兒來說,日常生活和想像混淆不清。當他要改變或否認現實時,那是因為他希望現實按著他的意願變過來。
1.給寶寶足夠的自主解決問題的空間,不包辦代替。幼兒在家遇到的困難可能更多的來自吃、喝、拉、撒、睡。可是,許多幼兒在幼兒園能做的事,在家卻依賴父母,能做的事也不做,而大多數家長采取“妥協”的態度,替幼兒做了。殊不知家長的包辦,實際是剝奪了孩子克服困難,學習提高生活能力的機會。所以,家長首先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主解決問題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