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成長

學齡前教育

3~6歲的寶寶心思不難懂

1
3~6歲寶寶的情緒怎么樣?心理學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個性養成的時期,孩子大多數時間跟父母在一起,所以父母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個性和情緒。 3~6歲時的孩子對于情感的認知能力迅速發展,并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逐漸增強,他們會知道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一些情緒會引起家長的注意。他們會注意到家長的情緒變化而采取適當的動作來討家長歡心。例如有些孩子看...
赞 (0)阅读(2019)
學齡前教育

父母的干涉會扼殺了孩子想像的翅膀

1
幼兒專家對如今的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深感憂慮,家長過多的束縛往往會限制孩子想象力的發展,一有些風吹草動就表現的十分緊張,他們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去限制孩子天性的自由。 而專家認為這種教育方式并不是正確的,父母的干涉過度會讓孩子變得平庸無奇,對父母的依賴性過強。我們希望父母給孩子多一些理性的愛,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寬容的對待他們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破格...
赞 (0)阅读(959)
日常護理

寶寶做夢也有助于神經發育

1
飲食病一般都是父母給寶寶慣出來的。在給寶寶添加副食品的時候,寶寶要是不適當的鍛煉身體,他的咀嚼能力跟味覺發育就會比其他的同齡落后些了。在寶寶4個月左右,就慢慢的從少到多的給寶寶添加副食品了。 一邊吃一邊玩 很多父母都在寶寶不愛吃飯時就給寶寶做游戲或是講故事的,這樣時間長了,就會給寶寶樣成以后要是吃飯就得做游戲,這樣 寶寶的注意力不集中。 偶爾也可以嘗試用鼓勵...
赞 (0)阅读(1300)
學齡前教育

幫助孩子構建健康精神世界

1
稱職的父母們不僅要做到關心孩子身體方面的成長是否良好以及智力方面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孩子構建健康精神世界,為孩子提供豐沛的精神營養,成為心靈的導師。如何成為孩子的合格營養師呢?要把握好三個有利因素。 構建健康精神世界因素一:多點悉心相知。 每個人都有獨立和成長的需求,但幼小的孩子還需要成年人的指引,更渴望內心得到別人的理解。成長過程中,孩子不僅需要有人照...
赞 (0)阅读(931)
學齡前教育

幫孩子控制情緒 父母要做好榜樣

1
父母總會埋怨孩子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老是大哭大鬧,不能停止。其實父母們想過深層次的問題嗎?父母的行為也是很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喲。所以,各位家長們,注意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喲。 影響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是父母吧。父母自己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的話,才會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 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表示,孩子的智商由母親的態度決定的。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為25%左右...
赞 (0)阅读(864)
今日焦點

寶寶小雞雞發育的三件尷尬事

1
別看孩子小,孩子的問題還真不少,出了各種常規驚顫出現的病癥之外,還有一些比較尷尬的事情,自己剛生出來沒多久,自己的小雞雞就有些小問題。比如小雞雞的顏色,包皮等問題。有些還會勃起等等。只有真正的重視,正確處理,才能讓寶寶的未來身心健康。 尷尬一:寶寶的小雞雞比較小 寶寶們在一起赤裸相見,小雞雞總會“比”出大小來。一些父母就會為自己寶寶的小雞雞比人家孩子的小而擔...
赞 (0)阅读(1790)
學齡前教育

你都在混,如何讓孩子學會拼?

1
孩子是爸爸媽媽愛的結晶。很多時候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著爸爸媽媽的。所以爸爸媽媽都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格外的用心。 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說法,孩子是爸爸媽媽的最后一張牌,贏了能夠光宗耀祖,輸了就會讓自己的色彩都熄滅。因此,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可以有一個非常光明的未來。但是,如果在平時的日子里面你都在混,那么怎么讓孩子學會去拼呢? 孩子是復印件,你就是原件 有一...
赞 (0)阅读(734)
學齡前教育

生活中培養寶寶情商的方法

1
爸爸媽媽們都了解到了小寶寶的“EQ”很關鍵,那么“eq”要怎么培養呢?專家提醒爸爸媽媽:讓寶寶擁有強大的心理支撐系統不是一蹴而就的,“情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讓寶寶敏感于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而生活中的點滴,正是爸爸媽媽培養寶寶情商的最好時機。” 引導寶寶說出感受 幼兒一般會以哭鬧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情緒,爸爸媽媽往往在這個時候都感到“太煩人了”,然而,專家認為,...
赞 (0)阅读(679)
日常護理

嬰兒不同部位的發展情況

1
孩子不同的部位的發展時間都是不一樣的,接下來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頭頸部的控制 孩子的發展是從頭開始的,所以頭頸部的控制是最早出現的。孩子在2個月的時候雖然趴著,但是頭已經能夠轉邊與稍微短暫抬起約45度。 到了孩子三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夠長時間抬頭90度;如果這個時候你拉起他的話,頭與身體會呈直線,再也不是頭倒在后面,在你抱著她的時候,頭也不會耷拉下來...
赞 (0)阅读(1164)
日常護理

適合新生寶寶的全能訓練方法

1
出生后的前30天是寶寶成長最迅速的時期,在這30天里我們可以根據寶寶身體的實際狀況,選擇適合寶寶的全能訓練。 1、抬頭訓練 目的:鍛煉頸部肌肉,擴大視野,促進智力發育。 方法:寶寶在空腹清醒狀態下,四肢自然舒展,匍伏在媽媽的胸腹前,媽媽一邊向后仰,一邊說“寶寶抬頭”等,直至仰臥在床,寶寶在移動過程中就會 自然地將頭抬起。還可在移動過程中在寶寶頭的兩側搖鈴或撥...
其他方面

物質營養對大腦發育的影響

1
即然遺傳對人的智力發展有明顯的影響,那么注意孩子大腦的發育就顯的很重要,大腦發育在人的一生中有兩個旺盛的時期,一個是胎兒期,另一個是從出生到4歲的嬰幼兒時期,孕3個月是腦部形成期,孕6個月是腦細胞分裂期,孕7-8個月是腦細胞發育協調期。從出生到4歲是腦細胞增長和神經纖維越鞘形成期。健康的基礎是營養,聰明的塞礎也是營養,孩子在胎兒期和要兒期的營養狀況將會影響到...
赞 (0)阅读(1084)
日常護理

把握好語言發展的良好時期

1
人類的嬰兒在出生時產生語言的能力是很差的,這主要是因為剛出生的嬰兒其發聲系統比較像黑猩猩而不像人類。剛出生的嬰兒喉嚨的位置比較高,舌頭又占居了口腔的大部分空間,這兩個因素使得口腔的回響空間過小,因而娶兒無法作出大幅度調整以產生有所差異的語言,只能產生反射性發聲,如哭、咳嗽、打噴嚏等。6個星期后,嬰兒從反射性發聲過渡到似語言發聲。到4個月時,嬰兒的發聲系統的結...
赞 (0)阅读(1068)
學齡前教育

鍛煉孩子感官能力的必備游戲

1
1、觸覺 寶寶的皮膚、嘴、手、腳是觸覺器官,同時嘴和手是最靈敏的地方。剛剛出生的寶寶可以對溫度、濕度、物體的和疼痛都有感覺。因此準爸爸媽媽們最好不要給寶寶包“蠟燭包”、戴手套。 讓寶寶的手、腳能想怎么活動就怎么活動,自己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在這個階段最好讓剛出生的寶寶去撫觸外界事物。可以采用不同質地的玩具刺激寶寶的皮膚和手腳。一種就像是毛絨玩具,另外的還可以用...
赞 (0)阅读(588)
學齡前教育

如何讓孩子更好地與人相處

1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慢慢懂得如何與別人相處,發展一些技能,如分享和傾聽。家庭教育會幫助孩子變得聰明才智,當然,有時候家里有兩個孩子的話,孩子之間的相處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這可能是一個顛簸的成功之路,如果希望孩子更好地和朋友和兄弟姐妹相處,要讓孩子學會更多的容忍。 1、跟孩子說明紀律 平時生活中,要跟孩子多交流,讓孩子知道你的愿望是希望他可以和自己的兄弟姐妹...
赞 (0)阅读(673)
學齡前教育

如何提升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1
人的智商主要是通過人們的思考方式體現出來的。而思考方式則反映出了一個人的智力水平。思維水平的高下之分也正是體現一個人智力水平的高下之分,而這體現在不同的方面。 1、獨立性 如果一個人的思維能力較好,那么此人肯定樂于獨立思考。即使他也會翻閱資料、向他人請教,但這些同樣是基于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 2、靈活性和敏捷性 擁有較高思維水平的人,它們在面對突發情況的時...
赞 (0)阅读(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