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當孩子覺得爸媽偏心時,其實是渴望被關注的訊號!透過愛的具體表達、正確觀念建立與手足情感培養,就能創造溫馨和諧的多寶家庭環境。
在養育兩個以上孩子的過程中,不少爸媽都曾聽過孩子抱怨:「你都比較疼弟弟!」兒童心理專家指出,這時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表達愛的方式,是否能讓孩子真實感受到?不論是否獨生子女,所有孩子都渴望「看得見的關愛」,這種行為背後反映的是對父母關注的渴望。
具體實踐三大原則
-
直接表達愛意 心理專家建議,爸媽應該明確用言語和行動傳遞對每個孩子的愛。像是每天說「媽媽好愛你」、給個擁抱或牽手散步,這些具體互動能累積安全感。
-
創造專屬相處時光
定期安排與每個孩子的單獨約會,可以聊聊學校新鮮事、去親子樂園玩,或是一起準備晚餐。重點是讓孩子感受到「這段時間是專屬於你」的重視感。 -
引導分享觀念 專家觀察發現,獨生子女容易自我中心,這時需要引導理解「分享不等於失去」。透過玩具輪流玩、點心分食等生活情境,逐步建立手足間的分享默契。
實用教養技巧
- 接納個別差異:每個孩子都是獨特個體,不需強求完全相同待遇,但要在「心理感受」層面保持平衡。
- 建立公平準則:不管是成績優異或活潑好動的孩子,都同樣是爸媽的寶貝,重要的是讓孩子理解評判標準。
- 培養手足情感:
當孩子間有深厚感情時,許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可透過共同完成家事、合作遊戲等活動強化連結。
養育多位子女確實是甜蜜的負擔,關鍵在於同時關注孩子們的生理需求與心理狀態。透過這些技巧,既能讓孩子感受到充足關愛,又能培養出手足間珍貴的情誼,自然減少爭寵行為的發生。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