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兩個月的寶寶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豐富的想像力與探索慾望可能會讓他們對未知事物產生恐懼,這也是陪伴成長的重要過程。掌握以下實用技巧,幫助寶貝克服就醫焦慮、促進智力成長,並建立良好的如廁習慣。
緩解看診恐懼實用技巧
當寶寶開始對醫療環境產生抗拒時,這幾招能幫助他們逐漸適應:
- 帶孩子去醫院時準備玩具醫藥箱,放入聽診器、體溫計等設備,並準備玩偶當「病人」讓寶寶扮演醫生
- 預先說明就診流程,像是「我們先掛號→等護士阿姨叫名字→醫生叔叔才會幫你檢查喔」
- 若醫生允許,讓寶寶坐在家長腿上接受檢查或注射,增加安全感
- 誠實告知醫療程序,避免說「打針不會痛」或承諾「今天絕對不用打針」
- 家長需保持情緒穩定,孩子會從大人的表情讀取情緒線索
促進認知發展的四大方向
這個階段的小腦袋正快速建立神經連結,以下方法能有效刺激智力成長:
- 提供多元玩具組合:騎乘玩具訓練大肌肉、因果關係玩具(發條玩具/驚喜盒)、建構式積木、扮家家酒服裝、木偶劇組等
- 保持玩具輪替機制,每次只提供少量玩具維持新鮮感
- 鼓勵居家探索行為,在不危險的前提下不限制活動空間
- 結合多重感官體驗:觸覺黏土/動力沙、聽覺木琴/沙鈴、視覺色卡等
- 拓展生活體驗範圍:親水公園、動物園、火車站等新環境探索
- 養成親子共讀習慣,定期更新書單內容
如廁訓練進程指標
多數兩歲寶寶尚未能完全戒除尿布,出現這些跡象表示正在進步:
- 願意配合家長指示或主動要求使用小馬桶
- 尿意來臨時會主動表達(可能最後一刻才說)
- 白天能保持較長時間乾爽,午睡也不尿床
重點提示:
- 避免強迫造成反效果,成功時給予鼓勵,意外尿濕時保持耐心
- 需待孩子白天完全不會尿褲子後,才開始夜間訓練
語言能力突破關鍵期
此時期的孩子會化身「好奇小問號」,家長回應方式影響深遠:
- 經典提問升級:「為什麼?」→「鳥鳥為什麼飛得起來?」等進階問題
- 用完整句型回應:「因為鳥鳥有翅膀能拍動空氣飛翔呀!」
- 引導思考技巧:面對提問可反問「你覺得呢?」保持親子對話互動
- 示範查詢過程:遇到不確定答案,當著孩子面翻閱圖鑑或查看可靠網路資源
溫馨提醒: 閱讀繪本時可透過「棕色的狗狗在哪裡?」、「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等互動式提問,培養觀察力與表達能力。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