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技術正式名稱為「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將卵子與精子在體外結合,培養成胚胎後再植入媽媽子宮的助孕方式。
這項技術自1978年全球首例成功以來,已幫助數百萬家庭圓夢,台灣在1988年也迎來首例試管寶寶誕生。不過生殖醫學專家提醒,並非所有不孕夫妻都適合接受這項治療,現在就透過最新醫學指引,帶你了解哪些狀況適用試管療程,哪些情況需要特別謹慎。
▍適合試管嬰兒的7大狀況
- 輸卵管問題:因輸卵管阻塞(如慢性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輸卵管結紮或切除、曾發生子宮外孕等狀況
- 排卵功能異常:持續性無排卵或排卵困難的女性
- 子宮病變: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腺肌症影響受孕
- 男性精液問題:精蟲濃度低於每c.c. 1500萬隻,或活動力不足(PR級精蟲<32%)
- 免疫因素:體內存在抗精蟲抗體或抗子宮內膜抗體
- 不明原因不孕:各項檢查正常但一年以上未自然受孕
- 特殊需求者:需接受捐贈卵子、精子或胚胎的夫妻
▍5類族群不適合進行療程

- 急性感染期:任何一方患有生殖泌尿道感染或性傳播疾病
- 生活習慣不良:伴侶有酗酒、吸毒等情形
- 暴露有害物質:近期接觸過量放射線、毒性化學物質或用藥影響
- 健康風險過高:女方罹患嚴重的遺傳性疾病、重大身體疾病或精神障礙
- 子宮條件不符:受贈胚胎的媽媽若子宮功能異常,或有其他無法承受懷孕風險的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符合適應症,每對夫妻的身體狀況仍須透過專業生殖醫學團隊評估。現代醫療技術進步,許多困難案例仍可透過「客製化療程」提高成功率,建議有需求的準爸媽到合格生殖中心進行完整諮商。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