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教育 第15頁

分享媽媽們對寶寶的行為習慣,性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問題.
學齡前教育

易怒父母養大的孩子,后來都怎么樣了?

1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大多敏感多疑、自卑懦弱、總是習慣壓抑自己、不斷去討好別人,甚至容易引發心理抑郁。 或許他們并沒有虐待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有著像地雷一樣一點就著的情緒。 長久以往,會讓他們的孩子從小就學會踮起腳尖走路,生怕有個聲響,一不小心就讓父母的情緒爆炸。
學齡前教育

寶寶內向、愛哭、不愛分享?高情商的父母這么做

1
對寶寶來說,大人的贊美可以讓他看到自己的進步,也更能真誠地贊賞別人。記得,要針對具體的事情去表揚哦! 讓孩子和自己比 從小飽受“別人家孩子”摧殘的寶寶媽們,肯定特能理解這一點! 不管孩子的性格是內向、外向,都有機會選擇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發揮出自己的長處。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一顆星,擁有著自己的美好天性。
學齡前教育

教育孩子的話,再有道理也不要說第3遍

1
講一遍不聽就講兩遍,講兩遍不聽再講第三遍。 很多父母之所以喜歡講道理,其實是擔心孩子。不善于表達的他們對孩子關心融入到每一句話語里。 可是道理講多了也就變成了嘮叨,傳遞給孩子也只剩下焦慮。 孩子聽在心里,父母不斷重復的道理也就成了變相的指責和批評,沒有考慮到自己的感受和面子。 時間長了,就會激發孩子的防御心理,一聽到父母開始講話就條件...
學齡前教育

易怒的父母,養不出快樂的孩子

1
最近網上有句流行的話:當代年輕人的一個特質,大事越來越寬容,小事越來越易怒。 這句話放在父母身上也很適合。 孩子一面天使,一面又是小惡魔。 有時候真的讓人煩透了,晚上磨磨蹭蹭不睡覺,睡覺得哄半天。 早上送去上學,你急得不行,回頭一看,小祖宗不慌不忙。 做作業的時候更別提,能把你氣得咬牙切齒。 遇上一個不配合的熊孩子,簡直是...
學齡前教育

記住4招應對寶寶的分離焦慮

1
依小編的經驗,每逢入園,寶爸媽們的心路歷程都是這樣的: 理想中的寶寶入園:背上小書包,牽著老師手,微笑說拜拜,然后融入集體生活,走上人生巔峰…… 現實中的寶寶入園:“媽媽別走”“我要回家”……寶寶抱大腿、伸小手,和爸媽難分難舍,哭作一團…… 寶寶成長的一大步,怎么能栽在“分離焦慮”上!小編這就前來支招
學齡前教育

當孩子沖你發脾氣,你應該高興才對!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1
很多家長被孩子發脾氣這件事困擾,其實孩子愿意在你面前哭鬧、發脾氣,說明他愿意與你做正面情感的交流。 孩子“發脾氣”和孩子“哈哈大笑”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緒問題,當孩子心情低落時、遇到挫折時,便會以發脾氣的形式來表達。 孩子發脾氣,家長正確處理,其實是在培養孩子的情商高。
學齡前教育

怎么對付寶寶的“三分鐘熱度”

  假期結束后,新的學期開始了。歡歡非常高興,做什么事情都很有干勁,總對媽媽說:“新學期,我要爭當第一。”可不到一個月,歡歡的干勁就小了,時常是垂頭喪氣的樣子。尤其是期中考試結束后,歡歡的干勁徹底沒有了,學習開始不認真了,做作業馬馬虎虎,作業多的時候就厭煩起來,動作越來越磨蹭了,總是念叨著:“什么時候放假呀?放假就不用上學了。”
學齡前教育

拯救拖延癥 如何培養寶寶時間觀念?

兒童的拖延癥,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者干脆不寫作業,原因之一是沒有時間觀念。從這個角度出發,避免孩子感染拖延癥的最好辦法,莫過于在孩子開始正式學習之前提前滲透和加強時間觀念,讓嚴格的時間觀念成為孩子做事和學習的好習慣,用時間管理來預防和克服拖延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