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教育 第22頁

分享媽媽們對寶寶的行為習慣,性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問題.
學齡前教育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一種學習方式。 孩子好模仿的特點,常常與好奇心有關,看見別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見別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事物范圍的擴大,知識經驗的積累,孩子開始模仿電影、電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成人對孩子好的模仿行為應當支援,并給予表揚和獎勵,使之強化;對于孩子的不良模仿行為,成人應當制止,因為這種模仿只能導致孩子正確...
學齡前教育

孩子淘氣為哪般

孩子“淘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好奇心引出的“淘氣”。幼兒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幼兒性格的典型特征表現為活潑好動、好奇。幼兒期孩子知識貧乏,許多事物對他們來說,是充滿神奇和奧秘的。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也希望自己能摸摸試試,往往成人越不讓看,越不讓做的事情,孩子偏偏要看要做,成人則視為“淘氣”。
學齡前教育

孩子過分追求漂亮怎么辦

愛美人心,人皆有之。愛美、愛漂亮,這是人的天性。孩子愛漂亮是無可厚非的。倘若孩子過分地追求打扮、好漂亮,這就要另當別論了。 一般地說,過分追求打扮、好漂亮,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模仿。如果成人每天好梳妝打扮,孩子也會模仿成人去涂脂抹粉、佩戴飾物,燙卷頭髮等。
學齡前教育

孩子沒有主見怎么辦

從眾心理,表現為人云亦云,隨大流,沒有自己的主見,缺乏個性和自信。那么,怎樣轉變孩子的從眾心理,幫助他成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呢? 1、 培養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它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孩子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干什么都行,總覺得不如別人,對自己力量的認識和可能達到的成就估計很膚淺,不穩定,完全從屬于別人的...
學齡前教育

嬰兒的自尊

匡匡四個月的時候,學會了翻身,因為長得很胖,每次翻身都要“吭哧吭哧”費半天勁,像個小肉球一樣。 那天,外婆和阿姨從鄉下上來看匡匡,奶奶為了顯示一下匡匡的新本領,就把匡匡放到大床上,讓匡匡表演翻身。 匡匡很聽話,在奶奶“翻、翻、翻給外婆看、翻給阿姨看”的一連串鼓勵聲中,左腳往右腳一跨,肩膀一聳一聳,小腦袋直往上勾,很賣力地一扭一扭向右翻。不知道是太...
學齡前教育

寶寶的飲食習慣要從小培養

嬰幼兒飲食習慣的養成,常被很多父母們所忽略,認為飲食習慣好壞并不重要,在其長大后一定可以慢慢修正,其實在零至一歲時所養成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到孩童期的飲食習慣,甚至持續影響到成人后的飲食習慣,這點很明顯地由現在肥胖學童的飲食行為中可以印證,他們多半不愛吃蔬菜,且偏好高油脂、高醣類的油炸食物或飲料,追溯其嬰幼兒時,就比同年齡者來得肥胖些,加上父母有著「白白胖胖的...
學齡前教育

寶寶為什么一見生人就哭

一見生人就哭,大都發生在2歲左右的小寶寶身上。這是寶寶對陌生成人的一種消極情緒的反映。一般家長,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排解當時尷尬的場面,往往首先是責怪自己的寶寶:“你看你這孩子,哭什么?怎么啦?又沒惹你,這多不好,這孩子真沒用……”,或強迫孩子與生人接觸。當孩子不愿意,成人又覺得下不了臺時,又會強行命令:“別哭,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孩...
學齡前教育

怎樣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

性格在心理學上是指對待客觀現實的穩固的態度和慣常的行為方式,兒童的性格是在他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形成的,一般來說,母子關系在兒童性格的萌芽過程中,起最重要的作用,你本人性格較內向,就要注意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外在環境,幫助他更開朗、活潑。
學齡前教育

如何對待貪心的孩子

“物欲”較重的孩子,大家給他起個綽號叫“貪心”。表面看來,寧寧的確是對“物”貪戀。但是,寧寧果真是個被“物”所惑的孩子嗎? 他盡管霸占玩具,貪得無厭,可是他既不愛護這些玩具,也不拿它玩,更看不出他占有了這些玩具有什么快樂的樣子。他對這些玩具也沒有流露出心愛、珍惜和體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