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硬食攝取不足?不只影響牙齒竟會波及智力發展!

當孩子笑著說「我都嚼口香糖代替刷牙!」時,牙醫師們正憂心忡忡——越來越多的台灣孩子因長期缺少硬食刺激,面臨牙列不整、智力發展受限甚至視力衰退的危機!

「家長們常陷入飲食誤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主任周少雲指出,許多父母連蘋果都要打成泥狀才給孩子食用,擔心傷害乳牙。事實上適度咀嚼硬質食物(核桃、胡蘿蔔條、米餅等)能 刺激顎骨發育,預防牙齒擁擠。反觀長時間僅食用軟爛食物,會使口腔肌肉群缺乏鍛鍊,影響恆牙生長空間。

更驚人的研究發現:咀嚼能力與大腦發展密切相關!當孩子啃咬堅果或生蔬果時 ,腦部血流量提升20%,能強化神經連結與認知功能。臺北榮總臨床數據更顯示, 長期食用免咀嚼食物的學童,近視罹患率比常吃硬食者高出3倍

周主任提供簡易原則參考: ✅ 1歲後逐步加入米餅、軟質水果塊 ✅ 2-3歲可嘗試水煮玉米粒、小黃瓜條 ✅ 學齡前兒童每天至少需15分鐘「咀嚼練習」

營養師小提醒: 動動小牙齒,軟硬食物都要吃~選擇當季新鮮食材製作創意餐點,幫助寶貝從飲食中自然鍛鍊口腔肌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