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的寶貝開始展現鮮明個性,會護玩具、固執重覆行為,同時記憶力飛躍成長。掌握引導分享的時機、應對耍賴技巧,幫助孩子在成長關鍵期穩定發展。
照顧小提醒:當孩子們玩在一起經常上演「玩具爭奪戰」,這時期的寶貝對自己的物品特別執著,要自然學會分享還需要時間。不過家長可以透過這些方式引導:
- 當孩子們搶玩具時,用轉移注意力的妙招:「小車車要休息囉!誰要來玩神奇泡泡機?」
- 做孩子的分享榜樣,日常多使用「分享」這個詞:「要不要和媽媽分享餅乾呀?」
- 若有其他小朋友來家裡玩,先把寶貝最愛的幾樣玩具收起來
- 選擇需要合作的遊戲,像是玩沙土或團體畫畫
- 當孩子願意分享時,立即給予具體稱讚:「你讓弟弟玩挖土機,超棒的呢!」
「還要一樣!還要一樣!」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堅持用同個杯子、穿同件衣服、做事順序不能改變。這其實是他們建立安全感的方式,透過固定習慣來掌握環境。若非原則問題(如飯前吃零食),不妨適度包容。
但遇到不合理要求時(例如吃飯看電視、佔用客人座位),要用溫和堅定的態度說「不可以」。孩子可能鬧脾氣,但會逐漸明白規則界線。記憶力發展部分別小看兩歲半寶貝!他們開始具備「象徵性思考」能力:
- 能回憶具體事物:遺失的玩偶樣貌、去阿嬤家的路線
- 記得生活體驗:昨天在冰店吃的巧克力霜淇淋
- 可透過提問強化記憶:「昨天我們在公園遇到誰?」「回家要先左轉還是右轉?」
- 睡前回顧整天活動:「早上和小美玩積木後,我們還做了什麼呢?」
聽到孩子開始發出「嗯~我不要~~」這種拖長音的耍賴聲嗎?這是語言能力進步後的「新型情緒表達」。雖然是成長必經過程,但要注意別讓這種習慣養成:
- 保持原則一致性:若因孩子哭鬧就妥協,他們會變本加厲
- 幽默化解法:模仿他們耍賴的聲音並笑說:「這樣講話好像唐老鴨喔!」
- 引導表達:「你這樣說媽媽聽不懂,用平常的聲音告訴我哪裡不舒服?」
- 有限度妥協:「我知道你還想玩,那再看三次布袋戲偶,我們就念晚安故事好嗎?」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