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預產期原定在九月初的週末,當時還覺得時間點超完美——要是能在勞動節迎接寶寶誕生,將來能跟孩子分享這個暖心巧合。
結果勞動節三天連假結束,肚子依然沒有動靜。這才想起產前課老師說過: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統計,只有5%的孕媽咪會在預產期當天分娩,而初產婦進入第41週其實很常見!
第40週孕期重點速覽
- 目前屬於懷孕第9個月
- 理論距離分娩0週(實際可能持續至42週)
- 仍處妊娠第三孕期階段
40週胎兒成長進度
此時胎兒體重約3.46公斤、身長51.2公分,相當於小西瓜的大小。醫師指出,即便再延遲兩週分娩,胎兒的體型增幅也已趨緩。多數醫師會建議孕媽咪以充分休息為首要任務,若察覺任何異常症狀則應立即聯繫醫護團隊。
值得注意的是,胎兒肺部與神經系統仍持續發展中,至於循環系統和肌肉骨骼系統則已發育完成。從第39週至今可能僅增重28-56公克,出生體重其實已大致底定。
關鍵產檢項目解析
德州婦產科醫師蒂芬妮·伍杜斯表示:
當孕期超過40週,我們會特別關注胎盤狀態。隨著胎盤逐漸老化,可能出現鈣化情況而影響功能
此時醫護團隊通常會安排兩項檢測:
- 生物物理指標評估:透過超音波觀測胎兒呼吸運動與羊水量(間接評估胎盤健康狀態)
- 無壓力測試(NST):監測胎動時的心跳變化,確認氧氣與營養供給狀況
喬治亞州醫師喬伊·貝克說明:
對逾40週的孕媽咪,我們通常每週安排兩次追蹤。若所有指標與血壓數值都正常,且準媽媽身心狀態良好,其實可以繼續安心待產
孕媽咪常見疑問
預產期過了該怎麼辦?
醫師建議主動與醫護團隊討論「繼續等待」或「催生」的利弊權衡,特別是初產婦常有「預產期就該分娩」的迷思,更需要專業指引。
超過預產期安全嗎?
- 醫院體系:較傾向控制在預產期前後分娩
- 助產士體系:較支持自然等待
貝克醫師強調:
關鍵在共同決策,要完整理解延期懷孕的風險效益,做出最適合家庭的選擇
心理調適實用建議
若到了第40週仍處於待產狀態,身心俱疲的感受很正常。不妨:
- 安排親友聚會轉移注意力
- 進行輕鬆的產後規劃(但別過度消耗精力)
- 追劇或閱讀享受產前最後寧靜時光
我自己在勞動節連假後甚至返回職場,還參加了同事寶寶性別揭曉派對。當我現身時,所有人都驚呼:
妳怎麼還在這裡!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