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教育 第46頁
分享媽媽們對寶寶的行為習慣,性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問題.

有的媽媽則嘆息自己的孩子脾氣不好,死纏人,不聽話,一哭起來沒完沒了,非要大人抱起來不可。
孩子的脾氣確實有好壞之分。不過有研究發現:嬰兒的性情與其智商有關,那些“性情壞”的孩子,長到4-5歲時,智商會明顯高于其他孩子。專家將孩子按“性情壞的”、“性情好的”和“性情不好不壞的”分成3組,分別測試其4-5歲時的智商,然后追蹤其4-8個月時的生長記錄。結果...
怎樣糾正寶寶摳鼻子的壞習慣
兒童保健專家表示,寶寶因為一些偶然的原因,可能突然強烈地意識到小鼻子的存在是一件多么有趣又多么重要的事情,于是,他們常常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摳鼻子的習慣。那么如何糾正寶寶摳鼻子的不良習慣呢?
寶寶因為鼻涕太多或者結痂而感覺不舒服時,可以使用吸鼻器、小棉簽幫寶寶清理小鼻子;當寶寶感冒的時候,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滴鼻液消除鼻子...

很多父母都覺得,小寶寶還不懂事,能做的事情也很少,要等到孩子大些才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其實不然,也許孩子還不能自己去做什么事情,但是獨立性的性格和意識,應該是越早培養越好。
獨立自主性是指在思考、想象和活動中,較顯著地不依賴、不追隨別人,能夠相對獨立地進行活動。獨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現之一,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生活...
4個月的寶寶可以做早期閱讀
孩子4個月大時,就可以帶他(她)進行早期閱讀了。早期閱讀的范圍很寬泛,嬰兒憑借色彩、圖像、成人的言語以及文字等等來理解以圖為主的兒童讀物的所有活動都屬于早期閱讀。
嬰兒早期閱讀的循序漸進法

專家點評
“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情緒和人際交往能力獲得發展的體現。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在3-4個月時已能對媽媽做出反應,只要媽媽走近寶寶,他就會沖媽媽樂,以此表達自己快樂的情緒。當媽媽在屋里走動時,寶寶的目光就會追隨媽媽的身影移動,并表現出明顯的想要得到媽媽關注的表情。一旦媽媽不予理睬,寶寶...
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人們除了上班,平時就喜歡呆在家里放松,于是現代社會出現了“宅男”、“宅女”。然而,有些爸爸媽媽也把自己的孩子整天關在家里,認為出去玩又累又不安全,不如在家里來的舒服自在,自己也不用整天擔心這擔心那,于是家里的寶寶也變成了“宅童”。其實,這大錯特錯了。
專家指導:
尊重孩子平等對待
父母應避免對孩子的行為過多的不必要的限制,尊重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對待孩子,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去自由探索,這是從源頭上治理逆反心理和反抗行為的辦法,讓孩子感受到被了解、被接納、被理解。不要用高壓手段或恐嚇威脅。逆反心理的發生,正是出于孩子對父母的不滿或憤怒。壓服和威脅雖然一時可以使逆反心理和反抗行為減少,但卻增加了孩子的內心的憤...
快一歲嬰兒開始看圖識物
孩子到了快一歲的時候,開始對認識世界感興趣。這個認識過程往往從周圍的物體開始。這時,大人會抱著寶寶在房間里走動,告訴寶寶:“電視,燈,桌子”,等等。來到戶外,孩子會認識一些小動物,花草鳥蟲。孩子這時也對移動的物體感興趣,比如,每天光臨小區的垃圾車啦,送牛奶的冷藏車啦,修路的壓路機啦,等等。
看圖認物書,這時可以成為孩子最...

恐懼、害怕,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一個大人如果對某種小動物表現出很大的恐懼,不敢看、不敢摸,有的甚至導致身體上的不適,口渴、發抖、休克等,那么這份恐懼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幼時一次恐怖的經歷,或者幼小的時候沒有及時改變害怕的心理。
所謂任性,就是任著自己主觀的性情和喜好去做事,或對個人的需求和愿望毫不克制,全然不理會他人的感受。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威廉.科克指出,幼兒隨著生理上的不斷髮育,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不管這些事物對自己是否有益或適宜,他們都會憑借自身的興趣和情緒參與其中,這就是所謂的“任性”。因此,幼兒任性是一種心理需求的表現。
尷尬場景1:寶寶在公交車上大聲喊她的同學瀟瀟和媽媽坐公交車上幼兒園,在等紅燈時,發現她的同學坐在父母的電動車上,也在等紅燈。寶寶瞬時就興奮起來,隔著車窗大喊大叫“鄒小倩!我在車上!鄒小倩!我在這里!”無奈空調車的車窗玻璃實在隔音太好,那坐在童椅上的寶寶多半聽不見。于是瀟瀟不但更大聲地叫喊,還拼命拍打車窗。有一次,終于惹得前排老太太對瀟瀟媽怒目而視:“能不能...

表現1、害羞
讓媽媽頭疼的是每次家里有生人來,女兒點點總是顯現出六神無主的樣子;那么小的人兒,顯出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好靜不好動,每次到朋友家里串門,她會一路吵著“不去”,即便是到了目的地,也像被釘在地上一樣就是不進人家的家門。
兒童心理分析:
由于孩子的天生氣質決定的。例如像妞妞就屬于內向型的孩子,比較不愛動,膽小害羞,而且適應性差,對于...
*讓寶寶結交盡可能多的朋友。贏得友誼本身便可激勵寶寶克服失落或沮喪。
*幫助寶寶克服困難實現夢想。對五歲孩子來說,要自行制作一架模型飛機確實很難。但父母還是積極為孩子準備材料和圖片,幫助他實現夢想。孩子從此對自己的才干更是信心十足。
*不妨面對孩子如實承認自己的過失,如騎車撞上了樹等,讓孩子知曉:人人都可能犯錯誤。這樣在他自己有過失時便不會陷入...
家里的玩具已經擺得滿滿的,但是薇薇還是不滿足,總是盯著新出的芭比娃娃,甭管媽媽怎么跟她解釋分析,薇薇就是不依不饒,要是再不答應買下,肯定是在商場大哭大鬧。薇薇的脾氣也是很臭,只要不高興,不管家里有沒有客人都直接把手里的書、玩具扔掉,搞到爸媽好生尷尬。
家長的煩惱:
冬冬有個壞毛病,就是不愿意洗手。
媽媽經常嘮叨:“飯前便后要洗手!不洗手,細菌吃到肚子里就會肚子疼!”冬冬呢,媽媽在旁邊的時候就好好洗手,不在時就敷衍了事,不是沾濕一點,就是用毛巾擦一擦。
有一次玩了橡皮泥,吃飯的時候,冬冬跑進衛生間,稍微擦了一下,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拿起一個雞腿啃了起來。
看到冬冬手上還有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