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注意補充營養
首先,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以魚、肉、蛋、奶和豆類中的蛋白質為好。
其次,要補充維生素。熱天出汗多,維生素代謝增強,需要較高量的維生素。新鮮蔬菜及夏熟水果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桃、李子等,含維生素C尤為豐富;維生素B族在糧食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和蛋類中含量較多。夏季可以給孩子多補充這些食物。
再次,要補充水和無...
夏季寶寶容易食積,很多是家長勉強孩子進食引起的。其實,隨著節氣變化,人體的脾胃會自然調節,夏天少吃點,可以減輕胃腸負擔,只要孩子吃得不算太少,就是正常的。
萬一寶寶出現了食積,胃口不開,李主任也有好辦法,用長長的白蘿卜給孩子熬湯喝,可以幫助消化、通大便。用雞內金研成粉末調在粥里或雞蛋羹里吃也是臨床證實不錯的消食方法。雞內金(藥店可以買到)也就是雞胗里面...

一、改變食物的外觀
許多孩子因為之前的經驗,一旦覺得某種食物難吃,下次就不愿意再加以嘗試了。此時爸爸媽媽不妨化有形為無形,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將該食物吃下。好比將小朋友討厭吃的東西切碎、磨泥、打汁或以模型切割等方式改變形狀,再加入其它食物一起烹調。例如:對不愛吃蔬菜的孩子,媽媽可以試著將高麗菜、韭菜,剁碎與碎肉攪拌均勻,與孩子一起包水餃、餛飩或做成珍珠...
秋季天氣干燥,孩子容易上火,怎么辦呢?其實,有4種秋季食物可以幫幼兒快速降火哦。想不想知道是哪4種食物呢?下面小編就來一一介紹這4種食物以及4種食物的寶寶食譜。
枇杷
雖然枇杷不是當季水果,但是中醫認為,枇杷味甘、酸,性平,有潤肺止咳、止渴和胃、利尿清熱等功效,用于肺痿咳嗽、胸悶多痰,很適合秋天這個季節食用,也有防病作用。
在...
正值秋季,要讓小朋友擺脫秋困,恢復活力,首先要從飲食抓起。媽媽選好食物,家常美食也能幫助寶寶緩解秋乏呢。
緩解秋乏食物一:富含維生素的食材
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西紅柿、彩椒、茄子、馬鈴薯、梨等蔬果,這些食物可以讓人精神愉悅,從而減輕困倦的情況。
推薦食譜:橙汁彩蔬雞柳
食材:
雞胸脯肉1塊、蘆筍4根、玉米筍6個...

這個陰雨延續的夏季,寶寶易患濕熱癥,那么寶寶夏季怎樣祛濕?下面就給家長們推薦六大寶寶祛濕食物。
寶寶祛濕食物一:薏仁
薏仁可促進血液循環和水分代謝,起到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腫型肥胖。除外,薏仁可以排毒,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添加適合個人口味的糖,就是一道美白肌膚的天然保養品。
寶寶便秘調節方法一:用米湯沖調奶粉。
對于4個月以上便秘的寶寶,媽媽們可以用新鮮的粥米湯來代替熱水來沖調寶寶的奶粉,粥米湯的量是平時調配奶粉水量的三分之一或者是一半,以增加寶寶攝入碳水化合物的量。
寶寶便秘調節方法二:喂新鮮果汁或白開水
對于6個月以上便秘的寶寶,媽媽們可以在兩次喂乳之間給寶寶喝適量的新鮮果汁或是白開水,一日可增喂2-3次...

嬰兒期營養護理的重中之重是讓寶寶合理地獲取營養。合理喂養是指保持營養素的平衡,滿足嬰兒機體生長發育的需要。營養的合理與否關系到孩子現在以至將來體格、智力、心理發育的具體程度。
1個月嬰兒的喂養特點
1個月的寶寶已經脫離了新生兒期,對奶的需要量明顯增加。一般情況下,寶寶全天的奶量在500~750毫升,每天需要喂奶6~7次,每次喂奶大約在80~12...

CaseA:冷顫嘔吐
淇寶吃完冷飲后,開始發燒咳嗽,全身打冷顫,采取退燒措施后,體溫下降,但晚上睡覺依舊打冷顫,第二天出現嘔吐,吃什么吐什么。
Why
中醫講:“寒則滯,胃受寒邪,故運化不及。”寶寶食用冷飲后,寒氣積聚在胃里,消化功能變弱,胃消化不了的食物自然會吐出去,這是身體的一種本能。

立秋后,天氣逐漸轉為早晚涼爽,但白天仍舊熱浪襲人。這是因為“立秋”時三伏天還沒到盡頭,暑氣尚未完全消退。所以,立秋之初,天氣仍很悶熱,人易倦怠、乏力,飲食雖然仍以防暑降溫為主,但相對炎夏要有所變化。

處于生長旺盛期的幼兒,夏天該如何促進食欲,讓年輕的媽媽們頗為發愁。俗話說“苦夏”,是指進入夏季,由于氣溫升高,人們出現胃口下降、不思飲食,進食量較其他季節明顯減少等狀況。
為此,記者請教了保健養生專家。
“夏天多暑濕,要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夏季還分盛夏(夏季最炎熱時)和長夏(陰歷6月、陽歷7―8月),盛夏宜吃清熱解暑的食物,長夏宜吃清...
大腦發育需要多種營養,其中蛋白質類營養最為重要,若在嬰幼兒期供給足夠的營養素,為腦細胞的增加和功能的分化提供必需的物質,將對寶寶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1、雞蛋:主要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豐富的卵磷脂以及鈣、磷、鐵等,對神經發育有著重要作用,有益于大腦的發育。

貧血是小兒一種常見病癥,多數是因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患兒可出現面色蒼白或萎黃、容易疲勞、抵抗力低等癥狀。長期貧血可影響心臟功能及智力發育。據統計,我國近40%的學齡兒童和托幼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那么,幼兒貧血吃什么食物呢,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
(1)紅棗花生煲:干紅棗50克(或桂圓干15克),花生米(不去紅衣)100克,紅糖30~50克,共煮至棗...
多喝粥湯,補充電解質
幼兒體內70~80%由水分構成,按體重計算的需水量是成年人的3倍左右。
在夏季應供給孩子足夠多的含水分食品,然而更重要的是補充出汗時損失的各種礦物質,尤其是鈉和鉀。在體內缺鉀時,寶寶很容易發生中暑現象。甜飲料中僅僅含有糖分和水分,卻不能提供鈉、鉀、鈣、鎂等電解質,也不含維生素。因此,媽媽不要用甜飲料來為寶寶解渴,...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是不是就該大補特補呢?什么時候是最適合補?陳寶田教授說:立秋不宜特補,立秋前后適合吃一些祛濕的食物。從中醫的觀點來講,夏季養氣,冬季養陰,夏季比較適宜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