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症狀全解析:寶寶發燒、起疹子該何時就醫?治療照護一次看懂

手足口病是幼兒常見傳染病,連照顧者都可能被感染!醫師提醒家長注意寶寶發燒、手腳出疹等典型症狀,掌握黃金就醫時機與居家護理要訣。

手足口病常見症狀表現

不同年齡層感染手足口病的症狀大同小異,就連照顧寶寶的大人染病後也可能出現跟孩子相同的症狀表現。

具體來說,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狀包括:

  • 急性發作並伴隨發燒(幾乎所有案例都有)
  • 手掌、腳掌出現斑丘疹與水疱
  • 臀部或膝蓋周圍也可能發現皮疹
  • 口腔黏膜出現散在性水疱,伴隨明顯疼痛感

部分寶寶還會出現感冒症狀如咳嗽、流鼻水、食欲下降、噁心想吐、頭痛等。需特別留意重症前兆,若出現以下情況必須立即送醫:

  • 肌肉痙攣或腦炎症狀(精神萎靡、臉色蒼白、劇烈頭痛、嬰兒前囟門突出)
  • 急性肢體無力無法行走
  • 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心肺衰竭徵兆
手足口病手掌皮疹特寫

出現這些症狀快送醫!

當寶寶出現發燒、喉嚨痛,手腳掌或臀部、膝蓋出現疹子時,建議先帶至醫療院所確認是否感染手足口病。若經醫師診斷為輕症(低燒、精神狀況良好),可遵照醫囑在家觀察休養,避免頻繁進出醫院增加感染風險。

但若出現以下危險徵兆請立即就醫:

  • 高燒持續不退
  • 精神狀態差、臉色異常
  • 頭痛伴隨頻繁嘔吐
  • 呼吸急促或意識不清
  • 出現抽搐現象

帶小朋友就診時記得配戴口罩,避免在醫院亂摸物品,回家後務必落實洗手。不僅能預防交叉感染,也能保護其他孩童。

量體溫孩童照護示意

居家照護與治療重點

手足口病屬病毒感染,目前沒有特效藥,多採症狀治療方式。病程通常會自行好轉,家長可掌握這些護理原則:

  • 發燒、咳嗽等症狀比照一般感冒處理
  • 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抓破水疱引發細菌感染
  • 用餐前後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口腔,不會漱口的幼兒可用棉花棒沾取輕拭
  • 口腔潰瘍疼痛時,選擇軟質、清淡好消化的食物
  • 針對嚴重口腔潰瘍可經醫師指導使用局部藥物

特別提醒:當寶寶出現高燒昏迷、抽搐、呼吸困難等嚴重症狀,務必立即送急診治療。平時勤洗手、維持環境清潔仍是最好的預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