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教育 第36頁

分享媽媽們對寶寶的行為習慣,性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問題.
學齡前教育

孩子膽小怎么辦

有些孩子特別膽小,對其它同年齡孩子覺得無所謂的事情都怕得要命。比如,怕見到陌生人,怕自己的影子,稍大一些的孩子還可能怕天黑、怕打雷、怕獨自一人呆在屋里等。不少家長認為,這是孩子的天性,可以不必過問,孩子長大了就會好的。而且即使孩子長大了仍膽小,那也是天生性格造成的,不必注意。
學齡前教育

打孩子屁股沒關系嗎

許多家長都信奉“不打不成才”的信條,認為當孩子淘氣不聽話時,適當地體罰一下是很必要的,別的部位怕打出毛病,但可以打幾下屁股,給他點教訓。大家認為打屁股沒關系,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學齡前教育

離不開媽媽的孩子

“你去和那些孩子一起玩兒吧!” “別老呆在家里,到外邊玩玩去!” 有些孩子,對媽媽的這些勸告和指示,頑固抵抗,死纏著媽媽不放。 我們經常看到剛進幼兒園的孩子,哭著叫著不肯離開媽媽,哭著喊著要跟媽媽回家。如果強行分離,就會適得其反。
學齡前教育

矯正寶寶動作失調

從輕度的動作困難到較為嚴重的不同步動作都可被認為是動作失調。體育活動中,寶寶的動作失調現象多見于手腳動作不靈活之類。引起這種癥狀的原因很多,如中樞神經系統失調、感知障礙、情感問題、疾病、傷害事故以及感覺運動機制失調等等。
學齡前教育

寶寶咬人、打人怎么辦

有的寶寶到了二歲左右,不知什么原因,變得越來越喜歡咬人和打人。對于這種現象,做父母的該怎么辦呢? 對于寶寶的“暴力”,父母要善加理解。寶寶之間常常因為爭搶玩具或其他的物品打起來。當你聽到寶寶委屈地說“媽媽,他打我”時,“受害者”的媽媽和“施暴者”的媽媽應該怎樣做呢?
學齡前教育

怎樣對待任性的孩子

任性一般是指放任自己的性情,對自己的行為不加任何約束。孩子的任性使家長萬分頭痛。例如,有的孩子從幼兒園回來,一刻不停地在屋里又蹦又跳,一會兒竄到沙發上,一會兒又爬到床上,屋里被弄得凌亂不堪,他自己也渾身大汗,滿臉通紅;有的孩子看電視時,總愛把音量放得大大的,家里人簡直無法談話、學習和休息,誰要說他幾句,他就大吵大鬧,不管地上是水是泥,躺在地上又哭又叫;有的孩...
學齡前教育

孩子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怎么辦

孩子在與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把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帶回家,家長髮現這種情況時會有什么反應呢? 1、極為敏感。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立即視為孩子有了“偷摸”行為,于是嚴加審問,嚴厲處罰。 2、滿不在乎。認為孩子乖巧,拿了別人的東西是占到了便宜,因而不作任何處置。
學齡前教育

孩子愛撒謊怎么辦

兒童根本不懂撒謊和小偷兒究竟有什么必然聯系。對孩子來說,與其說不懂,還不如說這兩者之間根本沒有任何聯系。 “有三個電視機”這句話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話不能單從表面意思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正確理解它的真正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