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教育 第42頁
分享媽媽們對寶寶的行為習慣,性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問題.
“乖不乖”更多地是指向父母
首先這個“乖”和“聽話”的概念并不是那么的清楚,怎樣才算乖呢?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我們成人自己的感覺,對同一個孩子,肯定會有的人說乖,有的人說不乖,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感覺自己孩子乖的父母可能焦慮會少一些,而感覺孩子不怎么乖的父母也許焦慮就會多一些,所以我覺得,當我們說某個孩子乖不乖的時候,其實關心的倒并不一定是孩子本身,...
那么孩子長大后會有很多障礙,這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我們在寶貝幼年階段,就要注意寶貝的學齡前教育,更要注意激發寶貝愛學習、愛看書的興趣,這對培養寶貝良好的學習習慣極為有益。
據美國教育專家表明,如果在學前階段,寶貝的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那么寶貝將來入學后很可能就會學習能力低下,跟不上學校學習的進度。那么在寶貝0至2歲這個階段,家長應...

孩子性格發展的5個時期
從出生到性格基本成形,以下5個時期影響了孩子不同的性格特征:
1、嬰兒期:信賴—不信賴 此階段,嬰兒的生理需要完全依賴成人及時給予滿足。如果嬰兒與親人之間沒有建立依賴關系,就會產生不安全的心理狀態,出現情緒問題。
2、幼兒期:自主感—羞愧 及懷疑自我意識萌芽,但飲食和大小便等還要依賴成人,所以,在此時寶寶身上,“...
規則在孩子“學習——發現”的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號不明確的話,父母一心想教給孩子的東西很容易不起作用。 規矩對孩子的成長,不但起著約束作用,更會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首先,給孩子立規矩時,信號要明確。比如,街上的黃燈亮了,那意味著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誰主動停過?立規矩時,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后果,我想最好這個后果跟...
讓寶寶盡情地咬
1歲以內的寶寶都喜歡把能夠抓到的東西放到嘴里“嘗嘗”,大人覺得很不衛生,通常都要把東西從寶寶嘴邊拿掉,甚至還會喝斥“不許吃,臟”!其實錯的是大人,而不是寶寶。12個月以前,寶寶感知世界的開始就是他們的小嘴,大人千萬不要強行阻止。正確做法:找一些干凈、柔軟、安全的東西讓寶寶盡情地咬,適當給點磨牙餅,寶寶會很開心的!

涂鴉特點:
下筆很重,喜歡用一些很強烈的顏色,例如黑色和深紅色。
性格類型:
這類孩子屬于易怒型,其代表元素是火,代表顏色是紅色。他們通常體力充沛,熱情四射,做事情很有激情,極具領導才能,但沒有什么耐性。
給家長的建議:
教養對策—適當得體的夸獎與稱贊。
一、對于1 歲以內的小寶寶來說,吮手指是一種正常的行為,就讓他好好享受一下“蜜”手指的滋味吧,不用去阻止他。
二、兩三歲寶寶的還在吮手指,可以采用贊揚的口吻對他說:“寶寶長大了,不吃手指了!”也可以告訴他:“手太臟了,不能放進嘴里,否則 要生病的!”
拿破侖希爾說過:“播下一種行為,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要想讓孩子在未來的社會立足、在自己的一生中有所成就、其重要的并非是讓孩子在才藝上與他人進行比拼,而是在“習慣”上的培養。
1、責罵
當寶寶尿床后,千萬不要責罵他們。除了給寶寶增加心理負擔外,責罵對幫助減少尿床毫無用處。要知道,尿床這件事,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無可避免的。這是成長中的必然,不會因為你的責罵而省略。
2、過早排尿訓練
有些媽媽為了讓寶寶形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在寶寶才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刻意地進行排尿訓練了。但這么小的寶寶對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
很多人都說,隔代教育的孩子自私、冷血、不負責任。他們犯錯了,從來不認為是自己的錯誤,而是別人或者社會對不起他們,故意羞辱他們。同樣地,他們對含辛茹苦養育他們的爺爺奶奶不僅沒有感恩的心,還打罵他們,甚至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件中,還有孫子害死爺爺奶奶的慘案。為什么呢?因為教育,隔代家長沒有把負責任的概念從小灌輸到孫子心中。

紅色性格
性格特點:
不斷地給大人提要求、找事情做,自己也一刻不閑著。脾氣倔強,自己想不通的事別人很難說服。膽子大,有主見,從小就是振臂一揮而應者云集的孩子王。
教養之道
給他們一定的職責和決定空間。
帶他出去時,最好讓他來決定一些事情,如“我們買哪個好呀?我們一起來挑選好不好?”會讓其很有成就感。
建立規則,并嚴格執行。...
“我的”“都是我的”,幾個小朋友在一塊兒分糖果,其中一個要把所有糖果都納入自己口袋里,在一旁的孩子他媽見狀很得意,認為寶寶好樣的,夠機靈。殊不知,這樣的態度助推了寶寶自私性格的形成,不善于分享,將影響孩子的長遠發展。
寶寶天生就很“自私”
2~3歲的寶寶常常顯得比較“自私”,他們不喜歡跟別人分享。其實,對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來說,他們的這種行為是很...
記得以前有一次我們旅行到鄉間,看到一位老農把喂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問道:“老公公,你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讓它吃?”
老農說:“這種草草質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顧;但是我放到讓它勉強可夠得著的屋檐上,它會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個精光。”

對0-3歲的嬰幼兒進行學齡前教育如今備受年輕家長關注,但目前多數家庭教育仍停留于傳統的育兒經驗上。學齡前教育一定要改變舊觀念,家長要像關心孩子吃飯穿衣那樣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尤其應把孩子的性格培養放在學齡前教育的首位。
0-3歲兒童的學齡前教育堪稱“根基教育”,能讓孩子充分吸收知識的養料。學齡前教育的主教育場在家庭,父母應該承擔起孩子學齡前教育的責任...
我們很難知道小家伙都在想些什么,尤其是在他們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愿之前,所以我們只能通過觀察,猜測他們的感受會是怎樣。比如,當他們睡眠不佳時,會出現哪些舉動;當他們抗拒睡覺時,又會做些什么。慢慢地,我們就會發現,其實睡眠之于寶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過在寶寶睡眠成熟的過程中要經歷五個轉折點:寶寶6周大的時候,夜晚睡眠時間開始變長;12~16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