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夫妻努力許久仍無法自然懷孕時,通常會考慮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到底該做哪些檢查?檢查項目有什麼意義?整理這份完整指南讓你與醫師溝通更順暢!
基本常規檢測:這些檢查關係受孕能力與孕期風險
- 超音波評估卵巢與子宮結構 停經前卵巢平均尺寸約3.5x2x1.5公分,卵巢過小可能影響功能。
- BMI體重指標檢視 建議維持在20-30之間,過輕或過重都會降低排卵藥效、增加孕產風險。
- 傳染病篩檢 德國麻疹抗體、B/C型肝炎、愛滋病毒檢測關係後續治療規劃。
- 子宮頸抹片更新 超過一年未檢查者建議優先處理。
- 血液常規分析 貧血可能影響受孕,進行試管療程時也需特別注意出血風險。
排卵功能評估關鍵項目
- 基礎體溫曲線 典型雙相體溫變化(溫差>0.5°C)通常表示正常排卵。
- 經期第3天荷爾蒙檢測 包括濾泡刺激素、黃體刺激素、雌激素、泌乳素及甲狀腺素,評估卵巢儲備功能。
- 連續超音波追蹤 監測濾泡發育情況與藥物反應,精準預測排卵時機。
- 黃體期激素檢測 月經第21天測黃體素,卵子品質不良常伴隨黃體功能不足。
- 排卵試劑檢測 驗尿偵測黃體刺激素高峰,通常高峰後12小時內會排卵。
生殖管道與腔室檢查重點
- 輸卵管通暢度檢測 輸卵管攝影、通氣測試對曾手術、子宮內膜異位者特別重要。
- 腹腔鏡直接檢視 能發現超音波難以診斷的沾黏、異位內膜等問題並同步治療。
- 子宮構造評估 偵測腫瘤、雙子宮、子宮中隔等結構異常。
- 子宮鏡檢查 針對反覆流產者,直接觀察內膜息肉、黏膜下肌瘤等問題。
- 內膜病理分析 確認子宮內膜是否具備適合胚胎著床的條件。
精液分析標準值
需進行2-3次檢測,正常基準如下:
- 精液量>2毫升
- 濃度>2000萬/毫升
- 活動力>50%前進運動
- 形態>30%正常
- 抗體檢測: Immunobead<20%,SperMar<10%
男性專屬生殖檢測
- 生殖器外觀檢視 檢查睪丸大小、靜脈曲張等異常。
- 男性荷爾蒙檢測 睪固酮與相關激素反映精子生成狀態。
- 睪丸活體採檢 精液異常者需泌尿科執行切片確認問題根源。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