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急性中耳炎是常見感染疾病,家長需注意發燒、拉耳朵等關鍵徵兆 及時發現治療能避免併發症,本文解析七大症狀與三大發病機制
急性中耳炎典型症狀有哪些?
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時,可能是中耳發炎的警訊,建議儘速就醫檢查:
- 異常拉扯耳朵:寶寶頻繁拉、抓耳部可能表示疼痛,但若無伴隨其他症狀則可能只是習慣動作
- 腹瀉不適:感染病毒可能同時影響腸胃系統,導致排便次數增加
- 食慾明顯下降:吞嚥動作會加劇耳痛,嬰兒可能吸幾口奶就轉頭拒絕進食
- 耳道異常分泌:黃白色分泌物表示鼓膜可能有穿孔,需特別注意但通常會自行癒合
- 耳朵異味散發:感染造成的分泌物可能產生特殊氣味
- 持續性哭鬧:比日常更頻繁的煩躁哭啼,尤其是平躺時疼痛加劇
- 發燒反應:即便低燒也可能是身體對抗感染的徵兆
發病原因解析
嬰幼兒特別容易發生中耳炎,主要與喉咽管結構有關:
- 生理構造差異:嬰兒喉咽管僅約1.27公分且呈水平走向,奶水、鼻水逆流易滯留中耳
- 感冒併發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時黏膜腫脹,會阻塞喉咽管開口
- 嗆奶誘發因素:餵奶姿勢不當導致液體逆流,成為細菌溫床
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統計,約75%幼兒在3歲前至少感染過一次,主因嬰兒免疫系統尚未成熟。
併發症與注意事項
雖然多數案例經治療可痊癒,但仍需注意:
- 反覆感染可能導致聽力受損或耳膜結痂
- 極少數未治療個案可能引發乳突炎或腦膜炎
- 痊癒後應回診確認耳膜修復狀況
貼心提醒:當寶寶感冒後特別煩躁、夜間哭鬧加劇時,建議檢查耳溫是否異常,及時就醫可縮短療程。餵奶後記得拍嗝並保持頭部抬高姿勢,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