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心機行為常常讓爸媽又好氣又好笑!本文解析7種常見情境,教你用智慧化解親子危機,讓孩子在生活中自然學會正確價值觀。
當爸媽還沒完全掌握孩子的心理時,總會被他們天馬行空的小手段搞到傷透腦筋。與其焦慮孩子的未來發展,不如先看懂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再用耐心的引導取代責罵,才是親子教養的關鍵之道哦!
心機1:兩邊挑撥離間
跑去跟爸爸說:「媽媽嫌你太懶惰」,轉身又對媽媽說:「爸爸說妳新髮型很奇怪」,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行為真讓人頭痛!
孩子其實正在實驗:「說別人壞話會發生什麼事?」與其急著處罰,爸媽更該反省自己是否曾脫口說出不得體的評論。
心機2:見風轉舵討好
媽媽不在場時就說最愛爸爸,轉身又對媽媽說同樣的話。這種兩面手法其實是萌娃的求生本能,就像大人面對職場人際關係一樣,不必過度反應。
心機3:吵架亂添柴火
爸媽正在爭執時,孩子不但沒安撫(當然也不懂),還煞有介事地指責雙方。這可能是孩子真心覺得雙方都有錯,趁機表達自己的觀點。
心機4:搶先推卸責任
明明是玩遊戲時失手打破魚缸,卻先告狀:「都是爸爸硬要在家玩飛碟!」孩子其實是害怕被處罰,想想是否曾經因小過失就嚴厲責備過他?
心機5:面不改色說謊
在外打架卻說是跌倒受傷,拿了同學故事書卻說是對方送的…要減少說謊行為,關鍵在理解背後原因,很可能是過去類似情況受過嚴厲懲罰。
心機6:吃醋爭寵大作戰
不准爸媽稱讚其他小朋友,更氣噗噗抗議送禮物給別人。這種強烈佔有慾其實是安全感不足,反思平時是否給予足夠且明確的愛意表達。
心機7:故意搗亂吸引關注
在你忙碌時故意奔跑尖叫甚至摔東西,這些破壞行為其實只是想要你放下工作陪玩。這時只要給個擁抱說故事,小傢伙立刻變回天使寶寶哦!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