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看著寶寶不舒服總是特別緊張!當孩子出現感冒症狀時,究竟該如何分辨是普通感冒還是潛在嚴重疾病?兒科醫師提醒可以從三大關鍵面向觀察,讓家長能更準確判斷是否需要立即就醫。
對新手父母來說,要判斷寶寶是單純感冒或更嚴重的健康問題確實不容易。雖然感冒會讓寶寶感到難受,但通常不會造成重大危險。很多家長第一時間會注意寶寶有沒有發燒,但其實對醫師來說,體溫並非最可靠的判斷指標。專業兒科醫師主要會觀察三個重點表現:
1. 觀察寶寶精神狀態
如果寶寶出現明顯嗜睡或異常煩躁,可能就不是普通感冒這麼簡單。雖然寶寶鼻塞或喉嚨痛時也會比較愛睏或鬧脾氣,但當特別昏睡或怎麼安撫都哭鬧不休時,就要提高警覺了!這可能代表身體正在對抗更嚴重的感染,建議儘快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2. 留意呼吸狀況
許多嚴重疾病都會影響呼吸狀態,爸媽可以這樣觀察:
- 準備有秒針的手錶,計算寶寶10秒內的呼吸次數
- 將數字乘以6就是每分鐘呼吸頻率
- 新生兒正常約每分鐘50-60次,較大寶寶約30-40次
若發現呼吸頻率明顯增加,同時嘴脣周圍出現發紺(藍紫色),或是鼻翼隨著呼吸明顯扇動,就需要立即就醫!
另外可以觀察寶寶呼吸時鎖骨位置的凹陷情況。如果看到肋骨明顯凸出,或是胸骨上方的位置隨著呼吸下陷,這些都是需要專業評估的警訊。
3. 檢查水分攝取量
寶寶生病時食慾降低是正常的,但一定要確保足夠的水分攝取:
- 每個嬰兒每天每公斤體重約需要100毫升的液體
- 5公斤寶寶每日約需500毫升
- 10公斤寶寶則需要1000毫升左右
未滿2個月的寶寶可以多喝母乳或配方奶,2個月以上可補充少量溫開水,4個月以上則能給予稀釋果汁。觀察尿量是重要指標–如果尿布濕潤且尿液顏色清澈,通常表示水分充足。但要是完全拒絕進食,喝完就吐,或出現尿量減少、尿液深黃等狀況,就必須帶給醫師評估是否有脫水風險。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