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20%新生兒會出現肚臍凸出的臍疝現象,多數在1歲半前自然消退。醫師提醒家長掌握按壓觀察原則,遇到異常腫脹需立即就醫。
寶寶肚臍凸起是許多家長在照護新生兒時常見的疑問。這種稱為「臍疝」的現象,其實是腹部肌肉尚未完全閉合造成的。當寶寶腹壓增加時,像是便便或哭鬧的狀態下,肚臍就會明顯向外突出。
多數情況下,臍疝看起來可能讓家長緊張,但只要凸起處觸感柔軟、按壓能回彈,且寶寶沒有表現出不適感,其實不必過於擔心。醫師表示這種狀況通常會在寶寶12到18個月大時,隨著肌肉發育自然改善,僅有極少數需要手術治療。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若發現凸起部位變硬、顏色改變或伴隨嘔吐、便秘等症狀,可能是小腸卡住的危險徵兆。這種情況雖極為罕見,但一旦發生就須立即手術處理,家長務必提高警覺。平時幫寶寶更換尿布或洗澡時,可用指腹輕輕按壓觀察凸起處的彈性,作為日常檢查的簡易方式。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