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原因與症狀解析!生育後會改善嗎?婦產科醫師完整說明

每個月都要面對經痛的妳知道原因嗎? 婦產科醫師指出經痛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類型,不只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與生育能力相關!本篇完整解析經痛成因、症狀特徵,更解答「生產後經痛會減輕」的迷思,備孕女性必看!

經痛的兩大類別

原發性經痛: 這是最常見於年輕女性的類型,統計顯示約43%~93%女性有不同程度症狀,其中約4%~23%會嚴重到需要請假休息。 疼痛可能從初經就出現,或是在初次月經後半年到一年內逐漸產生,主要與體內「前列腺素」分泌失衡有關,這類荷爾蒙物質會影響子宮收縮與體溫調節。

經痛緩解

繼發性經痛: 通常發生在30~45歲女性族群,疼痛源於骨盆腔病變,常見原因包含: ▸ 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錯誤位置) ▸ 慢性骨盆腔炎 ▸ 子宮肌瘤 ▸ 子宮內避孕器副作用 這類型經痛需要徹底檢查找出根源問題,但疼痛管理方式與原發性經痛治療原則相似。

經痛的典型症狀

當經痛發作時,妳可能會經歷: ✧ 下腹絞痛或持續性悶痛 ✧ 疼痛放射到後腰部或大腿內側 ✧ 經期前24小時開始不適,持續約36小時 ✧ 伴隨頭痛、腹瀉、噁心等全身症狀 ✧ 陰道部位出現抽痛感 ✧ 情緒明顯波動或異常疲憊

醫師解說

經痛會影響懷孕機率嗎?

關鍵在於疼痛成因! 若是子宮內膜異位或骨盆腔炎導致的經痛,可能因輸卵管沾黏影響精卵結合,建議盡早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 透過現代生殖醫學如試管嬰兒技術,仍有機會成功受孕,但治療黃金期越早效果越好。

生產能改善經痛嗎?

臨床研究顯示「有可能」! 不論原發性或繼發性經痛,生產後症狀減輕的案例相當常見,推測與下列機制有關: ✓ 分娩過程擴張子宮頸管 ✓ 產後前列腺素分泌量改變 ✓ 子宮內膜異位病灶自然萎縮 國外研究更發現,繼發性經痛女性生產後,經痛頻率與強度平均降低42%。

產後養護

無論妳是備孕中的女性或長期受經痛困擾,都建議建立月經日記記錄症狀週期,並讓專業醫師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