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成長 第11頁

營養食譜

寶寶飲食需求 營養也要分齡補充

  寶寶一日三餐,每天要吃的食物量與食物種類很多,許多家長在寶寶飲食方面也都非常小心謹慎,不管是食品安全還是食品營養,生怕自己選擇的食物無法滿足寶寶生長髮育的營養需求。其實,寶寶飲食的需求也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在飲食上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項,成人食物不太適合寶寶,給寶寶的食物應該如何做?一歲的寶寶,可以吃蔬菜了嗎?
學齡前教育

讓孩子學會分享

對于一個三歲的兒童來說,東西沒有“你的”、“我的”、“我們的”分法,只有“我的”,尤其是現在,家里只有一個孩子,好的東西就是該“我的”。他開始掌握“所有權”(possesiveness)的概念。但是還沒有掌握“這個東西”可以和別人一塊玩、一塊兒用的概念。有時,不僅認為自己的東西真正是他的東西,而且把真正是別人(哥哥、姐姐、同伴)的東西,也會認為是自己的,這就...
學齡前教育

讓孩子回到集體中來

無論在家庭還是幼兒園,有的孩子只愿與某一個或者兩三個小朋友一起玩,而不愿廣泛結交其他伙伴,這究竟是為什么,又該怎么辦呢? 1、家庭環境造成的。有的孩子與爺爺奶奶同住,而且又是獨生子女,長期受到家庭的過分保護,他們得到了“要星星不摘月亮”的特殊而畸形的待遇,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只愿與幾個比較親近的伙伴一起玩,拒別的小朋友于千里之外。對這種孩...
學齡前教育

正確理解孩子的執拗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們大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可愛順從的小寶寶逐漸變得執拗起來,不太聽話了;有時你讓他向東,他偏向西,帶有一種故意性。基于此,家長們采取了打、罰、哄、物質引誘等方法,但效果也只體現在一時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出現了副作用。那么運用哪種行為規范、采取何種溝通方式,才能處理好此類問題呢?對此需要認識以下幾點:
學齡前教育

孩子常和大人嘻皮笑臉怎么辦

孩子不聽話,老是和大人嘻皮笑臉,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為了掩蓋錯誤。當孩子犯了錯誤,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往往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對家長的詢問或教育用嘻皮笑臉的方式來對待。 2、對錯誤缺乏認識。孩子有了錯誤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家長在指出他的錯誤時,孩子會若無其事,滿不在乎,嘻皮笑臉。
學齡前教育

幫助孩子面對挫折

孩子不能面對挫折,表現為稍遇困難就退卻,甚至發脾氣,通過一些破壞行為“發泄”怨氣,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生性懦弱。這類孩子在遭受挫折時,由于經驗有限,意志薄弱,往往容易產生焦慮、自卑、對自己喪失信心。 2、嬌生慣養。父母一味贊揚孩子,有時對孩子的缺點也津津樂道,生活上包辦代替一切,孩子受到過多的保護,自以為是,產生“自我優越”心理,養成...
學齡前教育

“命令”孩子好嗎

現代觀念認為孩子是發展中的個體,具有獨立的人格和鮮明的個性心理特征,在向周圍世界學習的過程中,他們處于主體地位,是學習的主人,我們應培養富有創造性和主動精神的孩子,讓他們在探索中發現,在發現中提高和成長,因此,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激勵孩子、誘導孩子是成功的教育方法,強迫責令,以成人為中心,往往使孩子被動,收不到好效果。命令的方式應慎用,絕對不能濫用。
學齡前教育

培養孩子規則習慣的七個方法

  孩子的許多規則習慣要從小養成,以下介紹培養孩子規則習慣的七個方法。   塑造好家長自己的形象   這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是一個關鍵。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子女是父母的影子,道理就在這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模仿的內容。當然除了父母之外也包括與孩子一起生活的其他人:老人、保姆等。
學齡前教育

怎樣對孩子提出表揚和批評

“媽咪,今天我又得了小紅花!”天真無邪的小孩子一回到家里,便迫不急待地訴說得“小紅花”的故事……類似“小紅花”的物質獎勵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其積極的意義,但這樣的鼓勵和表揚如運用不當會適得其反。幼兒園的老師也有許多的感嘆:現在孩子真是難伺候,批評不行,表揚還是不能好好地聽話!有人提出“表揚÷批評=激勵”的公式,那么,究竟應該怎樣對小孩子提出表揚和批評?我們一...
學齡前教育

4種父母情緒影響孩子心理發育

  父母是幼兒最親密、最直接的生活與成長伙伴,為人父母者的生活行為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這其中,父母的情緒直接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發育。   社會學家認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尤其是情緒,是幼兒心理健康發育的直接影響因素;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標桿,是孩子心理發育的影響指針。研究表明,父母在家中情緒友善平和,接人待物謙虛禮貌,有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