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生產是許多準媽媽會面臨的重要醫療程序,無論是計畫性手術或緊急狀況處理,了解完整過程能幫助產婦做好心理準備。本文詳細解析剖腹產前準備、麻醉差異與手術注意事項,幫助準父母掌握關鍵資訊。
剖腹生產的兩種手術類型
剖腹生產主要區分為「預約手術」和「緊急手術」兩種類型:
- 預約手術:醫師提前與產婦討論後安排特定時間執行的計畫性剖腹生產
- 緊急手術:原計劃自然生產但過程中出現異常狀況,必須立即實施剖腹產
無論哪種類型,在手術進行前都需要產婦或家屬簽署手術同意書。緊急情況下醫療團隊會優先以母嬰安全為考量迅速處理。
剖腹手術前的身體準備流程
進入開刀房前,護理人員會協助完成以下術前準備:
- 術前備皮:清除腹部與私密處體毛,確保手術部位清潔度
- 導尿管放置:排空膀胱避免術中損傷,過程約1-2分鐘可能微感不適
- 血液檢驗:包含血型檢測與其他必要檢查,預備術中可能的輸血需求
同時會請產婦移除所有首飾、隱形眼鏡與活動假牙,確保醫療過程安全。配戴醫療手環確認身分後,將由護理師陪同進入手術室。
麻醉方式選擇:半身麻醉vs全身麻醉
多數剖腹生產採用「半身麻醉」方式進行,主要包含:
- 硬脊膜外麻醉
- 脊髓麻醉
- 脊髓-硬膜外聯合麻醉
半身麻醉的優勢在於:
- 保持意識清醒參與生產過程
- 第一時間聽見寶寶哭聲
- 立即肌膚接觸促進親子連結
但遇以下特殊狀況時需改用全身麻醉:
- 血小板數值過低
- 脊椎發育異常
- 局部穿刺部位感染
- 胎兒窘迫需緊急處理
- 特殊精神或神經系統疾病
雖然全麻安全性已大幅提升,但仍存在麻醉藥物影響胎兒呼吸機率,術前麻醉醫師會完整評估產婦健康狀態。
半身麻醉執行過程詳解
進行硬脊膜外麻醉時需配合以下步驟:
- 採側臥蜷曲姿勢(蝦米狀)
- 背部消毒後定位脊椎間隙
- 局部麻醉後置入穿刺針
- 放置細導管固定於背部
- 測試麻醉平面確認效果
麻醉過程中需保持靜止,醫師會持續確認身體反應。麻醉生效後會有下肢發熱、麻木感,此時即可開始手術程序。醫療團隊將全程監測母嬰生命徵象,確保手術安全順利。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