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是每位家長必經的課題!過度緊張或錯誤處理都可能造成負擔,讓兒科醫師帶你掌握正確護理原則,破解老一輩流傳的退燒迷思。
小朋友成長過程難免發燒,有些家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求診 ;有些則拼命讓孩子退燒,塞劑、退燒藥全用上。其實這兩種極端做法 都可能影響孩子健康哦!
發燒三大原因與「假性發燒」判斷
造成發燒的關鍵因素可分為:
- 環境影響:穿太多、水分不足或房間密不通風
- 疾病因素:感冒、支氣管炎或喉嚨發炎等
- 疫苗反應:接種麻疹、百日咳等疫苗後的正常反應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體溫升高就慌張,但發燒其實是身體的免疫警訊 。專業醫師提醒,與其強迫退燒,更重要的是找出發燒根源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發燒會燒壞腦袋?醫師破解最大迷思
老一輩常說「發高燒會燒壞腦子」,其實這是錯誤觀念!真正傷害大腦的是 腦膜炎、腦炎等疾病,而非發燒本身。醫療研究顯示:
- 41°C以下發燒不會造成腦部損傷
- 超過41.7°C才可能影響腦細胞(臨床極少見)
- 嬰幼兒體溫調節較不穩定,輕微感染就可能高燒
傳統退燒法反而危險!
這些做法快筆記
1. 酒精/冷水擦澡:可能引發抽搐 2. 裹厚被子逼汗:阻礙皮膚散熱 3. 強制快速退燒:影響免疫反應
醫師特別提醒,當孩子發燒時應該:
✅ 保持室內通風 ✅ 穿著寬鬆衣物 ✅ 少量多次補充水分
出現這些狀況要立即就醫
雖然多數發燒不需過度緊張,但遇到以下情況請盡快帶寶寶就診:
- 未滿3個月嬰兒體溫超過38°C
- 發燒合併呼吸急促、意識不清
- 高燒超過3天未改善
- 曾發生熱性痙攣或先天性心臟病
貼心提醒:退燒重點在讓孩子「舒服」而非「強制冷卻」 ,適當的發燒其實有助白血球對抗病菌。掌握正確觀念,你也能成為寶寶的專業護理師!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