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攻略|母奶量不足怎麼辦?新手媽咪必學哺餵技巧全解析

每個親餵成功的媽咪都經歷過這段磨合期!掌握黃金哺乳原則與正確姿勢,讓妳輕鬆建立哺餵默契

還記得第一次把小寶貝抱到胸前的手忙腳亂嗎?明明旁人都說哺乳很自然,到自己身上乳頭怎麼都對不準寶寶嘴邊。看著懷裡哭鬧的小人兒,長輩一句「沒奶就餵配方吧」更讓人挫折… 別擔心!專業助產士告訴妳:每位媽咪都是乳牛!關鍵在掌握這9大哺乳訣竅

▲黃金開奶時機 把握產後45分鐘「肌膚接觸黃金期」!這時新生兒眼神專注、吸吮反射最強,儘早讓寶寶含乳不僅安撫情緒,更能刺激宮縮加速子宮恢復。美國助產士臨床統計顯示,錯過這時機的媽咪,後續哺乳挑戰會增加30%

▲24小時同室練習 母嬰同室是成功哺乳基石!親餵講究「隨需而餵」:寶寶一哭就抱來胸前,次數越多母乳産量越充足。記得要拒絕病房提供的葡萄糖水或奶嘴,這些都會干擾寶寶的吸吮慾望。前三天就算看不到乳汁也別慌張,初乳正悄悄分泌抗體保護寶寶呢

▲正確姿勢全圖解

  1. 媽咪舒服是關鍵:後腰墊枕頭、腳踩小凳子,全身放鬆才能久坐餵奶
  2. 寶寶十字定位法:耳朵、肩膀、髖關節成直線,整個身體面向媽咪
  3. 哺乳支援手勢:C字握法托住乳房,拇指距乳暈2指寬讓寶寶好含乳
  4. 誘導張嘴時機:輕觸寶寶下唇,嘴張最大時快速送入乳暈
  5. 含乳檢查重點:確認寶寶含住大半乳暈,鼻頭輕觸乳房仍能呼吸

▲避開八大哺乳地雷

  • 固定餵奶時間表 ➜ 按寶寶需求隨時哺乳
  • 添加配方奶安撫 ➜ 用針管/小勺替代奶瓶
  • 過量進補發奶食品 ➜ 豬腳湯每天限1碗
  • 焦慮計算奶量 ➜ 觀察寶寶尿量最準確

哺乳專家暖心提醒:「產後頭三天就像學騎腳踏車,跌倒很正常!」每天至少親餵8-12次,給身體3-7天適應期。寶寶躁動時先解開衣釦做肌膚接觸,分泌的催產素會讓妳們都平靜下來

當妳聽見寶寶滿足的吞嚥聲,感受乳汁與母愛的流淌交融,那種幸福感真的像在天堂!記住哺育金句:I think I can. I believe I can. I know I 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