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奶餵養全指南:6個月後副食品添加時機與營養補充技巧

根據WHO建議,母奶餵養最好持續到寶寶2歲以上。 如果寶寶發展正常,前6個月可純喝母奶,再逐步加入副食品。如何判斷添加時機?營養補充重點有哪些?本文完整解析餵養關鍵!

堅持母奶哺育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奶餵養最好持續到寶寶2歲或更久。若寶寶生長曲線達標、排泄正常,前6個月純母奶就足夠!

若6個月前生長速度較慢,可透過增加哺乳頻率改善。母奶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能降低感染和過敏風險,這是配方奶無法替代的優勢。

掌握副食品添加時機

台灣衛福部與兒科醫學會建議,多數寶寶滿6個月(183天)開始接觸副食品。但每個孩子發展不同,出現這些訊號可能需提前準備:

  • 體重增加速度變緩
  • 尿量明顯減少
  • 喝完母奶或配方奶仍表現飢餓 反之若寶寶喝奶狀況良好、體重穩定,等到6個月再添加更合適。

副食品的雙重作用

適時補充副食品有兩大意義:

  1. 補足母奶缺乏的營養素
  2. 促進消化系統發展,訓練口腔肌肉 還能透過多元食物刺激寶寶五感,幫助建立未來飲食習慣。

三大添加原則

  1. 漸進式調整 初次嘗試以1-2茶匙糊狀食物為主,維持每天6-8次哺乳。若寶寶抗拒不用勉強,隔幾天再試。記得「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是黃金準則!

  2. 鐵質優先補充 4-6個月後寶寶體內鐵存量下降,早產兒更要留意。可從肝臟、紅肉等食材補充,或選擇強化鐵的米粉。必要時經醫師評估補充營養劑。

  1. 清淡調味原則 寶寶腎臟尚未發育完全,1歲前每天鹽分攝取應低於2公克。副食品不需額外調味,食材原味就是最佳選擇!

6個月寶寶飲食範例

  • 母奶/配方奶:每日800ml
  • 副食品: ‧10-20g米糊(約1-2湯匙) ‧蔬菜泥或水果泥1-2湯匙 ‧半顆至1顆蛋黃 每日餵食1-2次為宜,重點在讓寶寶體驗食物風味,切勿影響正常喝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