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產房謠言!婦產科醫曝七大常見分娩迷思

網路流傳各種生產迷思讓孕媽咪好焦慮!資深婦產科醫師特別破解七大常見錯誤觀念,從剖腹生產條件到寶寶體重迷思,帶妳掌握正確分娩知識。

迷思一:上一胎剖腹,這胎就只能剖腹嗎?

近9成準媽咪誤解:前胎剖腹就必須再次剖腹。若首次剖腹是因胎位不正、羊水異常或胎心音減弱等問題,第二胎自然產成功機率高達80-90%。

但若首胎是因骨盆腔狹窄或產程遲滯剖腹,第二胎自然產失敗率則達60-70%。醫師特別提醒:前胎剖腹的媽咪若要嘗試自然產,建議選擇具備30分鐘緊急剖腹能力的醫療院所。

產檢諮詢

迷思二:寶寶越大越健康?

4成孕婦誤信胎兒體重是健康指標。實際上過重寶寶可能導致: ‧ 產程延長風險增2倍 ‧ 缺氧及吸入胎便機率提高 ‧ 鎖骨骨折等產傷風險

臨床上常需用真空吸引輔助,反而增加母體會陰損傷機會。醫師強調:「寶寶健康與體型無關,順產最重要。」

迷思三:胎兒小一定好生?

每4位媽咪就有1人認為:「3200克寶寶好生,3800克難生」。其實生產順利與否取決於: ‧ 骨盆構造 ‧ 子宮收縮力度 ‧ 孕媽用力技巧

臨床常見「小寶寶卡產道」或「大寶寶順利娩出」案例,醫師直言:「胎兒大小只是眾多影響因素之一。」

超音波檢查

迷思四:屁股大=好生產?

傳統「臀部豐滿易生產」說法其實是誤區!關鍵在於: ‧ 骨盆內徑寬度 ‧ 產道傾斜角度

外表臀部大可能是脂肪堆積,反而增加妊娠高血壓風險。醫師幽默提醒:「與其看臀部尺寸,不如控制體脂肪率。」

迷思五:高齡必須剖腹?

其實只要骨盆腔條件正常、子宮收縮良好,許多高齡產婦都能自然產。雖然韌帶柔軟度隨年齡下降可能延長產程,但透過適度運動、控制胎兒體重,仍然能達成自然生產目標。

迷思六:催生傷寶寶?

過期妊娠(妊娠週數超過40週)可能造成: ‧ 胎盤鈣化 ‧ 羊水不足 ‧ 胎兒窘迫

醫師比喻:「就像熟透的蘋果要及時採收,該催生時果斷處理才是保護寶寶。」妊娠高血壓或胎兒生長遲滯者更需積極處理。

孕婦運動

迷思七:無痛分娩傷腰椎?

7成孕婦最擔心的麻醉風險其實是迷思!專業麻醉醫師操作硬脊膜外麻醉時: ‧ 採用極細針具 ‧ 藥劑不接觸脊椎神經 ‧ 鎮痛效果達90%以上

產後腰痺多與孕期姿勢或荷爾蒙變化有關。醫師鼓勵:「現代減痛分娩技術成熟,媽咪不必強忍陣痛。」

掌握正確分娩觀念,懷抱信心迎接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