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寶寶副食品完整攻略|分齡餵養技巧與簡易食譜

從第一口米糊到自主進食的完整指引!這篇針對台灣媽咪設計的副食品攻略,詳細解析0-1歲寶寶各階段的飲食重點,包含關鍵營養建議與超實用食譜,讓妳陪伴寶貝順利度過每個成長里程碑。

4-6個月|開啟味蕾新體驗

寶寶第一口副食品示意

寶寶發展特徵

此時期的寶寶多數尚未長牙,但已具備吞嚥能力,適合從滑順的糊狀食物開始嘗試。媽咪需留意寶寶想嘗試食物的訊號:例如對大人食物表現興趣、舌頭推吐反應減弱等徵兆。

飲食重點建議

• 每日仍需維持600-800ml母奶或配方奶 • 從單一食材開始測試,每次添加1-2茶匙 • 建議餵食時機:晨間小睡醒後情緒穩定時段 • 食物質地:流質→米湯→稀糊狀漸進調整

適合食材清單

  • 碳水化合物:強化鐵質米精(用母奶或配方奶調配)
  • 蔬菜類:胡蘿蔔、南瓜、馬鈴薯等根莖類
  • 水果類:蘋果、香蕉、木瓜等溫和果泥

⚠️注意重點:

  1. 每種新食物需單獨測試3-5天,觀察過敏反應
  2. 絕對避免添加調味料(鹽、糖、蜂蜜等)
  3. 柑橘類、莓果等易致敏水果建議延後給予

簡易食譜

初期米糊(4個月起)

  • 作法:取10倍粥上層米湯,漸進調整為7倍粥打泥

南瓜米糊(5個月起)

  • 步驟:

    1. 南瓜蒸熟取果肉壓泥
    2. 混合適量米糊調整濃度
    3. 用母乳或配方奶調至適合稠度

7-9個月|咀嚼訓練黃金期

寶寶咀嚼練習示意

發展特徵

寶寶開始出現啃咬動作,消化系統逐漸成熟可接受蛋白質食物。此時期重點在培養咀嚼能力,即使尚未長牙,牙齦也能有效磨碎軟質食物。

飲食調整關鍵

• 副食品可替代1餐奶類 • 質地升級:柔軟小碎粒→軟質小塊狀 • 蛋白質來源:雞肉、豆腐、白肉魚優先 • 鐵質補充:深綠色蔬菜、紅肉適量添加

⚠️注意重點:

  1. 每次只添加1種新食材,確保過敏源辨識
  2. 若排便異常(腹瀉或便秘)需暫停新食材
  3. 避免硬質圓形食物(葡萄、小番茄需切碎)

簡易食譜

蔬菜雞肉粥(8個月起)

  • 材料:雞胸肉末10g、七倍粥80g、高麗菜碎15g
  • 作法:雞肉蒸熟撕碎,與煮軟的蔬菜拌入粥中

香蕉燕麥餅(9個月起)

  • 步驟:

    1. 熟香蕉壓泥混合即食燕麥片
    2. 塑形成小餅狀烤10分鐘
    3. 放涼後作為手指食物

10-12個月|邁向成人飲食模式

幼兒自主進食示意

發展里程碑

多數寶寶能用牙床咀嚼軟固體食物,可建立早中晚3餐+點心的規律飲食。此時期應鼓勵自主進食,安排合適手指食物鍛煉手眼協調。

進階飲食建議

• 每日奶量維持500-600ml • 質地變化:軟飯→小塊狀食物 • 營養搭配:每餐應含澱粉+蛋白質+蔬果 • 避免食物:堅果、硬糖、糯米等難消化食材

進階食材清單

  • 澱粉類:小塊饅頭、煮軟義大利麵
  • 蛋白質:蒸魚片、豆腐丁、絞肉丸
  • 蔬菜類:軟質瓜類切條、葉菜切碎

⚠️注意重點:

  1. 保留食材天然味道,調味料仍要避免
  2. 提供多元食材預防挑食
  3. 進食時務必全程監督防噎食

簡易食譜

鮮菇蔬菜炊飯(10個月起)

  • 材料:白米1杯、鴻喜菇20g、紅蘿蔔丁15g、高湯適量
  • 作法:所有材料放入電鍋,外鍋1杯水蒸煮

蘋果地瓜煎餅(12個月起)

  • 步驟:

    1. 蒸熟地瓜壓泥混合蘋果絲
    2. 加入少許麵粉塑形
    3. 小火雙面煎至金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