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必看!寶寶副食品添加十大原則與過敏預防指南

副食品是寶寶成長中的重要階段,正確添加方式能幫助寶寶順利適應新食物。本文整理了十大添加原則與過敏預防要點,幫助媽咪們輕鬆掌握副食品的添加技巧。

副食品添加十大黃金守則

  1. 符合寶寶月齡發展 過早添加可能引發嘔吐腹瀉,過晚則會影響營養攝取。尤其母乳的營養價值無可取代,別讓副食品過早佔據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
寶寶月齡發展示意
  1. 循序漸進增加種類 每次只嘗試1種新食物,觀察3-7天後再換品項。這個步驟能讓媽咪輕鬆揪出過敏元兇!

  2. 兼顧營養與口感 別只顧著營養而忽略了口感,美味的副食品能培養寶寶味覺發展,避免未來挑食問題。

  3. 營造愉快用餐氛圍 選在寶寶精神好的時段餵食,要是寶寶轉頭拒絕就停止,硬塞反而會造成排斥心理。

  4. 質地從細到粗分階段 液狀→糊狀→固體三階段,跟著寶寶的牙齒生長狀況調整食物質地。

副食品質地變化
  1. 份量由少至多 從1茶匙開始試吃,確認排便無異常再慢慢增加份量。

  2. 遇不適應立即暫停 發現腹瀉或黏液便馬上停止,等恢復正常後再重新少量嘗試。

  3. 把握咀嚼關鍵期 別讓寶寶吃太久糊狀食物,適時提升食物質地培養咀嚼能力。

  4. 乳類仍是主營養源 1歲前母乳或配方奶仍是主食,副食品千萬不能喧賓奪主。

  5. 觀察寶寶飽食信號 身體後靠、轉頭、玩餐具都是吃飽暗示,不必強迫寶寶吃光。


副食品添加黃金順序

種類順序: 穀物類→蔬菜→水果→肉類(每類間隔1-2週)

質地順序

  1. 液態(米湯、果水)
  2. 泥糊(菜泥、肉泥)
  3. 固態(軟飯、細麵)

過敏寶寶副食品攻略

家族有過敏史要注意:

  1. 延後至6個月再開始添加,優先選擇米精

  2. 高敏食物延後添加: – 海鮮類(蝦蟹) – 堅果類 – 柑橘/芒果/草莓 – 蛋白(建議1歲後)

  3. 低敏安心食材: – 蔬菜:山藥、地瓜、南瓜 – 水果:蘋果、水梨 – 穀物:米糊、小米粥

家庭餵食時光

食物過敏辨識技巧

過敏反應常見症狀:

  • 皮膚問題:濕疹、紅腫
  • 腸胃不適:腹瀉嘔吐
  • 呼吸道症狀:咳嗽腫脹

要是寶寶持續拒絕某種食物,建議暫停餵食並諮詢醫師。

讀懂寶寶的飽足訊號

  • 扭動身體推開食物
  • 緊閉嘴巴拒絕勺子
  • 把玩餐具不專心

記得放慢餵食節奏,給寶寶足夠咀嚼吞嚥時間,每餐食量浮動都屬正常現象,無需過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