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剖腹生產的媽咪們注意囉!產後恢復期比自然產更長,這篇整理13項關鍵照護重點,從傷口護理到日常禁忌完整解析,幫助妳安心調養不焦慮。
相較自然產的媽媽,剖腹產後需要更精心的照護。除了要從腹部大手術中復原,還要兼顧哺乳與照顧新生兒,這時候最重要就是放慢腳步,把握休息時機。以下實用守則帶妳輕鬆掌握月子重點: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一:調整心態別心急
從醫院返家後別期待立即恢復日常!生理機能完全復原可能需6個月,不少媽咪分享體力甚至需1年才能恢復。把產後調理視為長期抗戰,保持耐心最重要。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二:善用支援系統
沒了醫護團隊協助,記得主動請長輩、親友支援月子期間的照顧工作。經濟許可建議聘請專業月嫂,即便寶寶滿月後仍可能需要人手協助,特別家中有其他幼兒更要提前安排。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三:按時服用藥物
出院時醫師開立的藥物務必按時服用,切勿自行停藥。哺乳媽咪須注意避免含阿司匹靈或水楊酸成分藥品,用藥前再次確認成分安全。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四:補充足夠水分
每天攝取大量溫水幫助代謝,既能預防便秘問題,更能促進乳汁分泌質量。建議準備保溫瓶隨時補充,但避免冰涼飲品。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五:選擇舒適衣物
穿著大尺寸綁帶內褲或平口褲減輕傷口壓迫感,部分媽咪可能需繼續穿著孕婦裝數週,棉質透氣材質為首選。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六:保持清潔衛生
尤其夏季生產更要注重清潔!正常刷牙洗頭,衣物和產褥墊定時更換。淋浴時可用防水敷料保護傷口,浴室保持通風避免滑倒。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七:細心照護傷口
傷口觸痛感可能持續數週,咳嗽或大笑時用手輕壓傷口或用枕頭支撐腹部能緩解不適。若出現發熱、紅腫、異常分泌物或突然劇痛,應立即回診檢查。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八:觀察惡露變化
產後分泌物約持續6週,正常會從鮮紅轉為粉紅再變黃白色。若出血量突然增加,或持續4天以上類似經血量,務必儘速就醫。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九:適度起身活動
雖然需要充分休息,但每天仍需定時下床走動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併發症。初期動作放慢,6-8週後經醫師評估再逐步增加運動強度。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十:避免提舉重物
嚴禁提拿任何重物,若有學步期幼兒也請他人代勞抱起,建議提前與大寶溝通讓孩子理解媽媽需要暫時休息。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十一:暫停駕駛車輛
產後5-6週內不建議開車,轉動方向盤和急踩煞車都可能拉扯傷口。實際恢復駕駛時間仍應以醫師評估為準。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十二:嚴格落實避孕
產後4-6週經醫師許可可恢復性生活,但為讓子宮充分修復,建議間隔2年再計畫下次懷孕,避孕措施不可忽略。
剖腹產坐月子守則十三:營養補充關鍵
剖腹生產失血量較多,應多攝取補氣血食材如櫻桃、牛肉、黑芝麻等,促進體力恢復同時維持乳汁營養,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