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痛來襲時如何保持體力?資深助產師整理8種實用待產姿勢教學 從站立搖擺到跪趴舒緩,搭配陪產者技巧性支撐按摩, 幫助產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減痛方式,迎接寶寶更從容!
姿勢1:站立環抱式 在宮縮間歇時分開雙腳站立,雙手環繞老公或陪產家人的頸部, 將頭部輕靠對方肩頭斜靠身體支撐。 此時陪產者可環抱產媽腰部,輕柔按摩薦椎位置幫助放鬆。
姿勢2:搖擺紓壓法 宮縮時採站姿向後倚靠陪伴者懷抱,全身重量交給支持者, 雙手掌心向上托住腹部下方。陪伴者同步輕晃身體引導律動, 或緩慢繞行產房促進胎頭下降。
姿勢3:跪趴減痛姿勢 在產床或地板鋪設軟墊,採四肢跪趴姿勢將臀部略高於頭部, 特別適合胎兒臉部朝前的胎位。
陪產者可用掌根以畫圓方式按摩產媽後腰,緩解腰背壓力。
姿勢4:坐椅前傾式 面向椅背騎坐柔軟靠墊椅,胸部以下緊貼靠墊放鬆, 老公可單膝跪地穩定施力,用虎口按壓產媽兩側腰部肌肉。
姿勢5:骨盆釋放法 採高跪姿趴伏床上,雙手撐墊使臀部低於肩膀, 雙腿自然分開後左右緩緩擺動骨盆,舒緩薦椎壓迫感。
姿勢6:大腿支撐趴姿 跪坐床沿將上半身趴伏陪產者大腿,雙手環抱對方腰際, 透過他人腿部支撐減輕腹部負擔,適合短暫休息時採用。
姿勢7:蹲坐擴骨盆式 進入產程轉換期時,由兩名陪產者扶助採蹲坐姿, 雙臂搭靠支持者肩頸形成穩定三角支撐。
利用重力幫助骨盆擴張,同時搖晃臀部助胎兒旋轉。
姿勢8:直坐蓄力姿勢 於宮縮間歇採直背坐姿,後腰緊貼床頭軟墊支撐, 屈膝腳掌平放床面雙手掌心向上置於膝頭, 此姿勢能協助推動胎頭壓迫子宮頸,增強宮縮效率。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