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知識 第5頁

產前知識

產前必學4大飲食技巧!有效減輕分娩疼痛與待產準備指南

3
看到電視上孕婦生產時疼痛的畫面,是不是讓準媽咪們既緊張又害怕呢?其實透過適當的飲食調整,能夠幫助減緩分娩疼痛感。小編今天就來分享產前必學的飲食重點,讓準媽咪們吃出好體力、輕鬆面對生產挑戰! 技巧一:後期營養攝取要節制 懷孕進入最後階段(約第8個月起),這時胎兒體重快速增加,攝取過多營養反而會讓寶寶體型過大導致難產。建議採用「少量多餐」原則,選擇: 技巧二:補...
產前知識

待產必看!8種緩解陣痛姿勢完整教學,助產媽輕鬆迎接寶寶

4
陣痛來襲時如何保持體力?資深助產師整理8種實用待產姿勢教學 從站立搖擺到跪趴舒緩,搭配陪產者技巧性支撐按摩, 幫助產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減痛方式,迎接寶寶更從容! 姿勢1:站立環抱式 在宮縮間歇時分開雙腳站立,雙手環繞老公或陪產家人的頸部, 將頭部輕靠對方肩頭斜靠身體支撐。 此時陪產者可環抱產媽腰部,輕柔按摩薦椎位置幫助放鬆。 姿勢2:搖擺紓壓法 宮縮時採站姿...
產前知識

過期妊娠風險解析:懷孕超過42週的胎盤功能與胎兒健康影響

2
當孕期超過42週(294天)即屬過期妊娠,發生機率約佔所有分娩案例的5-10%,此時圍產期嬰兒死亡率會比足月生產高出3-6倍,準媽咪們需要特別注意胎盤功能變化與胎兒健康狀態。 胎兒能否在子宮內健康存活,關鍵取決於胎盤功能狀況: 臨床觀察重點 1️⃣ 懷孕週數≥42週 2️⃣ 胎動次數明顯減少(12小時內少於10次) 3️⃣ 子宮底高度異常(過大或小於實際週數...
產前知識

面對早產怎麼做?孕媽必讀的產兆辨識與新生兒照護指南

3
孕期未滿37週出現異常徵兆怎麼辦?專業解析早產臨床症狀判斷要點、醫療處置流程與袋鼠式護理實施方式,幫助準爸媽從容應對特殊狀況。 早產臨床徵兆辨識 若在懷孕37週前出現以下任何狀況,請即刻前往醫療院所檢查,這可能是早產前兆: 部分症狀可能與正常懷孕表現相似,但寧可謹慎處理也別錯過黃金時機。越早發現異常徵兆,醫療團隊越能及時提供有效處置。 醫療處置流程解析 當醫...
產前知識

催產全解析|什麼情況需要人工催生?醫師教你掌握關鍵指標

3
當產程進展不如預期時,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人工催生。本文詳解三種常見催產方式的使用時機、操作過程及注意事項,幫助孕媽咪理解醫療處置的必要性與風險評估。 什麼情況下需要催產? 當自然產過程不順利,例如產程進展緩慢、子宮收縮頻率不足或強度不夠,導致子宮頸擴張速度過慢或無法有效推送寶寶通過產道時,醫師就可能介入進行催產。 通常進入第一產程的活躍期後,若子宮頸擴張速度...
產前知識

剖腹產手術前必看!待產準備清單與麻醉方式解析

3
剖腹產前的準備工作影響手術過程的順利度與術後恢復 本篇完整解析待產準備事項、不同麻醉方式差異 幫助準媽媽們從容面對剖腹生產 剖腹產手術類型 剖腹產主要分為兩種形式: 術前準備流程 進入產房前護理人員會協助完成: 麻醉方式選擇重點 現行主要採用半身麻醉(椎管內麻醉),優點包含: 特殊情況需全身麻醉: ✓ 凝血功能異常 ✓ 脊椎病變等麻醉禁忌 ✓ 胎兒窘迫需立即...
產前知識

剖腹產手術步驟詳解:產前消毒到胎盤處理一次看懂

3
對於即將接受剖腹產的準媽媽來說,了解手術過程能有效緩解緊張情緒。 這篇完整解析從術前消毒到胎盤處理的專業步驟,幫助妳做好心理準備! 術前消毒準備 當麻醉醫師確認麻醉生效後,主治醫師會開始消毒腹部區域。 消毒藥水接觸皮膚時會有冰涼感,如果外陰部接觸到刺激性藥劑感到不適,可以立即告知醫師,醫護人員會用生理食鹽水協助沖洗緩解。 完成消毒後,醫師會鋪上無菌布單,僅露...
產前知識

待產必學!拉梅茲呼吸法助妳減痛分娩,夫妻共同練習提升默契感情

2
面對產痛來襲,每位準媽咪都難免緊張不安呢!其實孕期提前練習「拉梅茲呼吸法」,能透過助產體操、肌肉放鬆與呼吸節奏控制,幫助分娩時有效減緩疼痛感,讓妳更順利迎接寶寶誕生,同時降低會陰撕裂風險唷! 拉梅茲呼吸法的由來 這套方法由國際知名產科醫師拉梅茲(Lamaze)在1952年研發,現在已廣泛應用於全球醫療體系,核心精神包含: 練習拉梅茲呼吸法的6大優點 透過夫妻...
產前知識

解密分娩過程:寶寶如何通過媽咪骨盆腔的奇妙旅程

3
原來分娩需要足夠時間是有科學根據的!寶寶必須在通過媽咪的骨盆腔和產道時,確保媽媽和寶寶都平安才能算真正完成生產。這段看似只有十幾公分的路程,其實充滿了艱辛的生命挑戰。 媽咪的骨盆腔可不是直筒狀的管道,它比較像個漏斗形狀,裡面三個平面的構造都有所不同。這就像寶寶要通過一個變形隧道,必須不斷調整姿勢才能順利通過。有趣的是,這些微妙的轉動動作並不是寶寶主動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