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後黃金24小時!0-6小時與6小時後必知護理重點

剖腹產後的黃金24小時是身體恢復關鍵期!這篇完整解析0-6小時與6小時後的重要護理步驟,從術後姿勢調整、飲食攝取到活動時機,幫助產後媽咪順利度過恢復期。

剖腹產後0-6小時重點照護

  • 去枕平躺姿勢調整 手術結束回到病房時,醫護人員會根據麻醉方式指示休息姿勢。若接受半身麻醉,前6小時建議去枕平躺(不墊枕頭平躺)以防頭痛;全身麻醉則維持此姿勢至清醒狀態。 剖腹產恢復姿勢

  • 術後飲食限制 前6小時需完全禁食禁水,因手術可能暫時影響腸道蠕動功能,進食恐加重腹脹感。醫護人員會視恢復狀況給予飲水指示。

  • 惡露觀察事項 護理師會協助墊好產褥墊、放置導尿管及點滴,並定時進行子宮按摩(可能產生明顯痛感)以觀察收縮狀況,同時評估惡露排出量是否正常。

  • 特殊沙袋使用時機 懷多胞胎或特殊體質的產婦,醫護可能會在腹部加壓沙袋,協助身體適應腹腔壓力變化,預防因壓力驟降產生的不適反應。

  • 傷口照護技巧 初期傷口可能出現麻木、微腫或顏色加深現象。咳嗽、打噴嚏或大笑時,建議用手或枕頭加壓傷口處減輕拉扯感。必要時可與醫師討論使用術後止痛裝置。

  • 親餵黃金時段 若寶寶狀態許可,建議儘早開始母乳哺餵。初乳富含營養外,寶寶吸吮能促進子宮收縮,幫助傷口恢復與減少出血量。 產後哺乳時光

剖腹產後6小時後重點照護

  • 體位變化技巧 雙腿恢復知覺後,可在床上進行緩和活動,例如屈膝擺動、側身翻身等動作,既能舒緩久臥不適,更有助預防下肢血栓形成。

  • 飲食恢復階段 術後6小時若已排氣,可開始飲用清淡湯品;未排氣但無明顯脹氣者,24小時後可少量飲湯。排氣後飲食應從流質(米湯)逐步轉為半流質(粥品、軟麵條)。 產後營養補給

  • 活動恢復時程 知覺恢復後即可進行輕微肢體活動。術後12小時在家屬協助下練習翻身,24小時後嘗試自主坐起、緩慢下床行走,逐步改善循環機能。

  • 排尿時機掌握 導尿管拆除前應適量補充水分,若拔管後排尿困難,可嘗試熱敷下腹部、聆聽流水聲等方式刺激排尿,必要時由醫護進行藥物或針灸協助。

  • 促進排氣方法 術後2天內可能出現腸胃脹氣疼痛,建議透過下床走動促進腸蠕動。如脹氣嚴重影響休息,可諮詢醫師使用哺乳安全的排氣藥物。

  • 情緒管理須知 剖腹產屬重大手術,尤其緊急剖腹產後更易出現情緒波動。建議主動與伴侶或親友傾訴感受,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支持,預防產後憂鬱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