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理助好孕!暖宮養氣、食療秘訣提升受孕體質

中醫調理講究全身平衡,透過經期觀察、體溫測量、暖宮養氣三階段,搭配當歸、阿膠等食補秘方,幫妳打造適合受孕的理想體質!

孕前體質全面調養關鍵

在中醫五行理論中,肝木、脾土、腎水相互影響,備孕時特別要注重這三大臟腑的調養。專家建議從根本強化生理機能,才能提高胚胎著床機會:

補腎養精|先天之本

腎主生殖功能,若腎氣不足可能影響受孕甚至導致流產。

推薦食療:韭菜炒雞肉

  • 材料:韭菜500克、雞胸肉100克、蝦米15克

  • 作法:熱鍋後拌炒所有食材,起鍋前加少量鹽調味即可

健脾益氣|後天根基

脾胃虛弱將使氣血無法滋養胚胎,增加早期流產風險。

推薦食療:扁豆粥

  • 材料:白米150克、扁豆100克

  • 作法:食材洗淨後大火煮沸轉小火,煮至豆體軟爛

  • 功效:排除濕氣、強化脾胃機能

疏肝活血|氣血通道

肝氣鬱結會連帶影響脾腎運作,阻礙養分輸送。

推薦食療:豬肝綠豆粥

  • 材料: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克、白米100克

  • 作法:先煮綠豆白米至八分熟,再放入豬肝條煮熟

  • 功效:促進肝血循環

中藥材

四階段調理科學化備孕

首重經期觀察

每月經血狀態是中醫判斷體質的重要指標,包含經期長短、經血顏色與流量變化。當衝脈、任脈循環順暢時,氣血自然通達有利受孕。

婦科專科提醒:經期異常應立即調理,無須等待備孕階段才處理

基礎體溫監測

正常排卵後體溫會上升0.3-0.5°C並維持兩週,若僅短期升溫可能反映黃體功能不足。現多配合超音波確認排卵狀態。

體溫測量

暖宮護胞之道

子宮如同胎兒溫床,常待在冷氣房或久坐族群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冬季建議穿著覆蓋腰腹的衣物,避免子宮受寒。

情緒平衡調養

中醫認為「妒忌傷孕」,壓力過大可能造成肝郁脾虛。備孕期間建議透過冥想、芳香療法維持心境平和。

三種養宮必備漢方

當歸|調經聖品

歸頭補血、歸身養血,可煮成養生茶飲(5-10克)或加入雞湯燉煮,改善盆腔血液循環。

阿膠|滋陰首選

含豐富胺基酸與礦物質,取1克隔水加黃酒蒸化,搭配金絲棗調和食用,促進造血功能。

益母草|活血良方

取1.5兩與紅棗、瘦肉煲煮兩小時,能溫養肝腎,改善經期不順問題。

食療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