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AD

寶寶行為 第2頁

學齡前教育

幫助寶寶戒掉戀物癖

對許多父母來說,要抽掉寶寶的奶嘴、舊毛毯、枕頭,那可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善良的出發點總是換來寶寶的哭鬧不休,然后又跌進妥協的深淵。究竟怎么才能改掉寶寶的戀物習慣呢?首先,家長不要對這種習慣感到奇怪,寶寶眷戀與他朝夕相處的物品屬于正常現象,千萬不要讓寶寶覺得自己的舉止是不對的。在寶寶逐漸走向獨立的時候,這些物品是提供安全感的拐杖。
赞 (0)阅读(1136)
學齡前教育

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

 一個孩子的社交能力是跟環境息息相關的,也就是他與生具有這個本能,可是這本能可不可以發展出一個比較好的一個新的技能,是非常需要后天環境的提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每個孩子也有屬于他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交往方式。孩子的交往潛力很大,就看您怎么培養!
赞 (0)阅读(1188)
學齡前教育

寶寶遇事總要“自己來”

遇到事情,成人想要幫助寶寶,寶寶卻愿意“自己來”,這并非壞事。從心理發展的角度講,“自己來”標志著寶寶自我意識及獨立意識的萌發和增強;從教育的角度講,“自己來”有益于寶寶獨立自理能力的培養及自信心的培養。那么,如何因勢利導把寶寶的意向“自己來”變成正向的力量促其更好地成長髮展呢?
赞 (0)阅读(1052)
學齡前教育

孩子有退縮性行為怎么辦

有的孩子不聲不響,沉默寡言,不鬧事,不出門,不合群,總是自己一個人玩,一旦環境改變,就會表現出恐懼、不安,一般將這類兒童的行為稱為退縮性行為。退縮性行為一般在5~7歲時才被發現,因為更小的孩子基本上都在父母親人身邊生活,不注意或較難發現適應上的異常舉動,甚至有些退縮性行為往往被視為文靜聽話而得到贊美,只是在進入幼兒園或小學以及遇到一些環境改變的情況下,才發現...
赞 (0)阅读(996)
學齡前教育

孩子神經質怎么辦

孩子神經質主要表現為忽而過于興奮,忽而又過于壓抑等現象。大致原因有以下幾種: 1、遺傳的影響。日本研究人員根據大量的調查研究認為:父母均為神經質性格,子女神經質性格者為48%。 2、環境的影響。如家庭中成人的突然故去,使孩子受到強大的刺激,受不了如此打擊,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赞 (0)阅读(1088)
學齡前教育

公共場合也要給孩子留面子

我曾看到這樣一則故事,看完后覺得故事中的場景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現在我希望與廣大家長一起分享這則故事,希望大家在看完后有所啟發:   當時,我正和其他旅客一起排著長龍,等待辦理安全檢查的手續。突然傳來非常尖厲的訓斥聲,原來是一位母親因為兒子弄丟了什么,正在對他大喊大叫。由于這位母親用的不是英語,在場的大多數人都不明就里,想著媽媽責備孩子一定有她...
學齡前教育

寶寶不合群怎么辦

小孩總喜歡同小孩在一起玩,這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就能看出。抱他出門時,如果遇見了小孩,孩子就會表現出歡快的神情。但是,在孩子2歲以前,孩子雖然喜歡同小朋友在一起,卻還不會與小朋友玩配合性的、共同完成的游戲。他們是聚在一處,自己玩自己的。玩沙子,一人一個小桶、一把小鏟,如果界線沒被“侵犯”,就會互不干涉。到了2-3歲時,開始協作游戲,一同堆城堡,一起過家家。
赞 (0)阅读(1312)
學齡前教育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一種學習方式。 孩子好模仿的特點,常常與好奇心有關,看見別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見別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事物范圍的擴大,知識經驗的積累,孩子開始模仿電影、電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成人對孩子好的模仿行為應當支援,并給予表揚和獎勵,使之強化;對于孩子的不良模仿行為,成人應當制止,因為這種模仿只能導致孩子正確...
赞 (0)阅读(1330)
學齡前教育

和平解決“武力”問題

一歲的寶寶偶爾會用拳頭和牙齒跟爸爸媽媽或其他小朋友“交流”,這并不是因為他有不良的品性,而是出于自然的好奇心。只要你注意對孩子的正確引導,他依然是你可愛的天使。 寶寶13個月了,最近她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時候,總喜歡欺負其他的小朋友,不是搶別人的玩具,就是把人家推倒在地。而且她的體形本身就比同年齡的孩子長得大,我擔心她以后會變成喜歡一個欺負小朋友的孩子...
學齡前教育

如何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孩子已形成的不良習慣,又該怎么辦呢? 1、通過故事、兒歌、童話等文藝作品使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不良習慣。孩子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如果爸爸媽媽一味要求他改正不良習慣而不講清為什么要改正,孩子會出現逆反心理,使不良習慣得到強化。因此,成人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不要急于求成,可以針對性地講一些故事、童話使孩子認識到自己...
學齡前教育

孩子“兩面派”行為要重視

要改變孩子這種不良的“兩面派”態度,大人必須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以及一致性的教育措施。 父母教育應一致 嚴父慈母或嚴母慈父,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方法容易導致孩子對父母的態度不一樣,要改變和預防孩子對父母態度不同,父母應做到以下幾點:
赞 (0)阅读(1279)
學齡前教育

寶寶愛吮手指怎么辦

寶寶的吸吮動作是先天性的本能動作,但吸吮手指并不是先天的本能,這是在后天逐漸產生的一種不良習慣。這一習慣與母親早期喂養不當有關,有的母親一聽到寶寶的哭聲就用奶頭把寶寶嘴堵上。當沒有奶頭吸吮時,寶寶就用自己的手指代替奶頭來吸吮,以滿足吸吮的本能需要。此時寶寶并非想吃到什么,而是從吸吮中得到滿足的樂趣,也是寶寶認識事物的一種積極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