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母奶轉換到固體食物的過渡期,是免疫力最容易下降的階段。掌握正確營養補充與日常照護方法,才能幫助寶貝遠離疾病威脅!
Q:為什麼斷奶階段特別容易生病?
母奶中含有豐富抗體能增強抵抗力,突然停止哺乳會讓寶寶失去這層保護。若轉換副食品方式不當,可能出現拒食或情緒不穩狀況,進一步削弱免疫力。尤其在台灣夏季高溫潮濕環境,容易引發腹瀉或腸胃問題;冬季則要預防呼吸道感染疾病。建議1歲左右開始漸進式斷奶,這時寶寶消化能力較成熟,更能適應飲食轉換。
免疫力不足的徵兆
-
反覆感染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細菌性疾病
-
每次生病康復期很長,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著
四招強化寶寶防護力
-
營養滿分副食品:
選擇優質蛋白來源與高熱量食材,注意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推薦質地細滑的馬鈴薯泥、南瓜糊,逐步加入肉泥。口味保持清淡,避免添加糖鹽。
-
用餐環境很重要:
10個月以上寶寶可訓練自主進食,準備專用餐椅與餐具。營造安靜無干擾的用餐氛圍,避免邊吃邊玩或看電子產品。
-
按時接種疫苗:
卡介苗、B型肝炎疫苗、五合一疫苗等各階段接種項目需確實完成。每次注射前確認寶寶健康狀況,洗澡並穿著清潔衣物。
-
每日活動不可少:
學步期寶寶可多進行抓球、推玩具車等遊戲,從15分鐘開始逐步增加活動量。適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呼吸道防禦力。
營養師推薦食譜
芝麻核桃糊
芝麻與核桃各30克炒香磨粉,加200ml熱水調成糊狀。適合8個月以上寶寶,有潤腸補血效果(腹瀉暫停使用)。
桂圓山藥粥
桂圓10克、山藥30克、蓮子12克加白米熬煮。強化脾胃機能,適合1歲以上幼兒。
蔬菜豬肝蘑菇湯
青江菜、豬肝片與蘑菇用米酒調味燉煮。富含鐵質與維生素,增強免疫系統。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