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認為產後喝母雞湯會影響乳汁分泌,但現代營養學真的建議完全避免嗎?專業醫師帶妳了解荷爾蒙變化與營養補給的黃金時機。
在華人傳統坐月子習俗中,老母雞湯向來被視為重要補品。不過近年流行一種說法:產後立即喝母雞湯可能抑制催乳激素作用,建議等產後約1週、乳汁分泌順暢後再進補。
這個論點確實有生理依據——當胎兒與胎盤娩出後,媽媽體內的雌激素與黃體素會急速下降,此時催乳激素開始主導泌乳機制。由於母雞體內含有天然雌激素,特別是養殖時間越長的母雞含量越高,因而產生「喝雞湯可能干擾泌乳」的疑慮。
但關鍵在於:目前並沒有足夠臨床研究證實喝雞湯與奶量不足有直接關聯。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食材中的激素經過燉煮後,實際被人體吸收的濃度相當有限,新手媽媽不必過度擔心。
若心裡仍有疑慮,其實台灣坐月子有更多發奶湯品選擇: ‧ 鯽魚湯:含優質蛋白質與膠質 ‧ 花生豬腳湯:補充油脂與礦物質 ‧ 酒釀蛋湯:促進血液循環
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放鬆,過度焦慮反而會影響泌乳反射。營養師建議可把握產後3-7天觀察泌乳狀況,適時調整湯飲內容,必要時可搭配專業泌乳按摩,幫助乳腺暢通。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