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必知!常見藥物可能影響懷孕機率 醫揭用藥安全原則

正在備孕的妳知道嗎?某些日常用藥可能悄悄影響受孕機率!專業醫師解析各類藥物對生育能力的潛在影響,提供安全用藥判斷原則,幫助準爸媽避開誤區。

大多數會影響女性生育能力的藥物都需要醫師處方。如果妳長期服用慢性病處方藥,建議主動告知醫師備孕計畫,必要時可調整用藥種類。即使是自行購買的成藥,也最好諮詢專業意見。

用藥諮詢

治療關節炎的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可能干擾排卵,常見的像是布洛芬。不過偶爾用於頭痛或經痛的低劑量服用,通常不會造成問題。值得留意的是,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的類固醇藥物,可能導致月經紊亂影響受孕。

排卵過程

部分血壓藥物會提高泌乳素濃度間接影響排卵,中樞神經系統用藥如鎮定劑、抗癲癇藥也有類似作用。不過新型抗憂鬱藥(SSRIs)如百憂解,研究顯示不會損害生育能力。甲狀腺藥物劑量不當可能導致排卵異常,曾服用抗憂鬱藥、氣喘藥的女性需特別留意。

備孕準備

需注意的是,含有雌激素或黃體酮的外用保養品雖經皮膚吸收量極低,但備孕期間仍建議避免使用。若擔心現用藥物影響懷孕,切勿自行停藥!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評估藥物效益與生育風險後共同決策。

男性備孕同樣不能輕忽,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或抗生素可能降低精蟲數量。治療腸炎的柳氮磺胺吡啶和胃藥西咪替丁也有類似影響,不過停藥後約三個月(精蟲生成週期)可逐漸恢復。某些降血壓藥與精神科藥物則可能引發勃起功能障礙。

精蟲健康

提醒準爸媽們,備孕期間用藥務必謹慎,透過專業醫藥諮詢與適度調整,才能為寶寶營造最健康的孕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