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生都應該了解的身體「月循環」!這篇完整解析荷爾蒙如何操控妳的排卵週期,帶妳看懂經前症候群與受孕關鍵時機,還有專業醫生提醒的異常警訊要注意~
月經週期是怎麼運作的?
其實月經週期的運作核心就是「排卵」這件事。女寶寶出生時卵巢裡就有約45萬顆卵子庫存,從初經來潮(大約10-14歲)後,每個月會有一顆卵子成熟準備釋放。
成熟的卵子從卵巢排出後,會被輸卵管末端的傘狀構造接住,透過輸卵管蠕動慢慢送往子宮。假如途中遇到精子受精,受精卵就會在子宮內膜著床發育;要是沒受精,卵子就會跟著剝落的子宮內膜變成經血排出體外。
月經週期這樣算
正常月經週期平均28天,從經期第一天開始算到下次月經來的前一天。不過每個人體質不同,有的女生週期短到23天,也有人長達35天。但若週期經常少於21天或超過35天,或是中間有異常出血(特別是非經期或性行為後出血),建議要去看婦產科檢查喔!
五大荷爾蒙掌控妳的生理時鐘
月經週期其實是場精密的荷爾蒙協作:
-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下視丘分泌)
- 濾泡刺激素(腦下垂體分泌)
- 黃體生成素(腦下垂體分泌)
- 雌激素(卵巢分泌)
- 黃體素(卵巢分泌)
整個循環從大腦下視丘開始啟動,當它釋放促性腺激素時,會刺激腦下垂體分泌濾泡刺激素(FSH)。FSH透過血液循環到卵巢,讓15-20顆卵泡開始發育,其中會有1-2顆(極少數多胞胎)優勢卵泡長得特別快。
FSH同時促使卵巢分泌雌激素,這種荷爾蒙會讓子宮內膜增厚,為可能的受孕預做準備~
排卵的神祕時刻
當雌激素濃度上升到高峰,會暫時抑制FSH然後觸發腦下垂體大量釋放黃體生成素(LH)。這波LH高峰就是排卵開關!成熟卵泡會在36小時內破裂釋出卵子,最幸運的精子就是在這段時間衝刺到輸卵管等待結合。
子宮頸黏液也會產生微妙變化:排卵前雌激素讓黏液變透明、彈性拉絲狀(像蛋白),方便精子穿透游入;排卵後黃體素又會讓黏液變稠形成保護網。
兩種可能:懷孕或月經
成功受精的情況 受精卵約5天移動到子宮著床,此時黃體會持續分泌黃體素維持子宮內膜厚度,妳可能會開始出現噁心、乳房脹痛等懷孕徵兆。
未受精的情況 卵子會自然分解,黃體萎縮讓雌激素和黃體素濃度下降。子宮內膜開始分泌前列腺素收縮子宮,剝落的內膜組織與血液混合形成經血,展開下個新週期。
現在妳知道為什麼經前會情緒波動了吧?這些都是荷爾蒙精心安排的生理劇場呢!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