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營養攝取是關鍵!鐵質預防貧血、鈣質強化骨骼、碘和鋅影響寶寶腦部發展,葉酸更能預防先天缺陷。這篇由婦產科醫師指導的完整攻略,教你從天然食材聰明補充五大必需營養素。
鐵質:造血系統的關鍵元素
孕期缺鐵可能讓媽咪出現心悸、頭暈等貧血症狀,更會影響胎兒氧氣供應,導致發育遲緩甚至影響智力。建議初期每日15-20毫克、後期增加到35毫克。
最佳來源:牛肉、豬肝、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莧菜),搭配維他命C水果更能促進吸收
鈣質:母嬰骨骼健康基礎
懷孕時鈣質會被胎兒優先吸收,若儲備不足可能導致孕婦抽筋、牙齒鬆動,寶寶則可能影響乳牙發育。醫師建議每日攝取1000-1200毫克,特別注意台灣女性普遍攝取不足。
高鈣食材:傳統豆腐、黑芝麻、小魚乾及乳製品,搭配日曬能增加維生素D幫助吸收
碘&鋅:神經發展的隱形推手
碘每日需求200微克,缺乏可能導致寶寶甲狀腺功能低下。台灣雖食鹽有加碘,但常吃外食者仍要注意,可多吃海苔、海帶補充。
鋅被稱作「生命齒輪」,影響細胞分化與子宮收縮力。建議每日攝取12-17毫克,可從南瓜籽、牡蠣或堅果類獲取。
葉酸:孕初期的守護者
前4周是神經管發展關鍵期,缺乏葉酸可能導致脊柱裂等先天缺陷。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備孕期每日0.4毫克,懷孕後增至0.8毫克。
天然攝取法:草莓、柑橘類、奇異果等當季水果,搭配深綠色蔬菜效果更好
醫師小叮嚀
營養補充應以天然食材為主,若有特殊狀況(如多胞胎妊娠),建議先檢測尿碘值或血中濃度,由醫師開立適合劑量的營養補充劑。同時注意:「過量補充」可能造成反效果,適量均衡才是關鍵!
寶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