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成長過程 第3頁

分享寶寶成長過程中的行為習慣,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問題.
疾病&用藥

寶寶出生半年后抵抗力下降如何是好?

1
男生一般都比較不會照顧小孩子,但是有一部分的新媽媽,也搞不明白,寶寶平時都沒有得過什么病,但是體質卻開始下降?于是開始產生了疑問:寶寶6個月后抵抗力下降如何是好?寶寶不是感冒,就是發燒,甚至是三天兩頭的生病,這是怎么回事?相信很多家長都很擔心,今天就讓專家為您全面解釋一下吧,新爸爸媽媽們要學習起來哦。
學齡前教育

3-4歲孩子招父母嫌,家長該如何引導教育?

1
3-4歲孩子招父母嫌怎么辦?要知道孩子都是父母的寶,但是3歲小孩,貓狗都嫌這話太精辟,但是3-4歲孩子招父母嫌怎么破? 昨晚女兒自己穿衣,把正反面弄錯了。 奶奶看她被領口勒著難受,想幫她換過來。 女兒不同意,拽著衣角不放。 奶奶心急,邊解釋邊就要去脫,情急之下,女兒大哭。 女兒抱著衣服跑到陽臺,泣不成聲地向我哭訴。 我問她,你生氣了嗎?她贊同的哭的更委屈了,...
學齡前教育

寶寶內向、愛哭、不愛分享?高情商的父母這么做

1
對寶寶來說,大人的贊美可以讓他看到自己的進步,也更能真誠地贊賞別人。記得,要針對具體的事情去表揚哦! 讓孩子和自己比 從小飽受“別人家孩子”摧殘的寶寶媽們,肯定特能理解這一點! 不管孩子的性格是內向、外向,都有機會選擇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發揮出自己的長處。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一顆星,擁有著自己的美好天性。
學齡前教育

教育孩子的話,再有道理也不要說第3遍

1
講一遍不聽就講兩遍,講兩遍不聽再講第三遍。 很多父母之所以喜歡講道理,其實是擔心孩子。不善于表達的他們對孩子關心融入到每一句話語里。 可是道理講多了也就變成了嘮叨,傳遞給孩子也只剩下焦慮。 孩子聽在心里,父母不斷重復的道理也就成了變相的指責和批評,沒有考慮到自己的感受和面子。 時間長了,就會激發孩子的防御心理,一聽到父母開始講話就條件...
學齡前教育

愛干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干家務的孩子居然差別這么大

哈佛大學的研究證明:愛干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干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另一組資料則顯示:各個國家小學生每日做家務的平均時間為——美國1.2小時,韓國0.7小時,英國0.6小時,法國0.5小時,日本0.4小時,而在我們這...
學齡前教育

20個父母壞習慣影響孩子一生

有壞習慣并不可怕,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在孩子的成長中壞習慣可能就更多了,因為他們還不了解真正意義上的對或者錯,這些要靠我們來告訴他們,但是單純的只告訴他們說:“不對!不許這樣!這樣是錯誤的!”而我們自己呢?我們是否遵守了人生和道德的準則?是否在毫不自知地給孩子以錯誤的引導?我們常常忽略了家庭的精神環境,自覺或不自覺地制造精神垃圾,侵蝕、毒害孩子純潔...
學齡前教育

如何指導幼兒正確刷牙

 如何指導幼兒正確刷牙   1.使用前,將牙刷用溫水浸泡1~2分鐘,使刷毛變得柔軟。   2.寶寶使用牙刷時,頻率不宜太快;刷牙時先刷上排牙齒,再刷下排牙齒,這樣可以避免刷到牙齦。刷兩排牙齒時,先來回橫刷幾遍,刷去牙齒表面的污垢,然后再上下來回豎刷,清除牙縫里的殘留物。橫刷時用力輕,豎刷時稍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