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拯救拖延癥 如何培養寶寶時間觀念?

兒童的拖延癥,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者干脆不寫作業,原因之一是沒有時間觀念。從這個角度出發,避免孩子感染拖延癥的最好辦法,莫過于在孩子開始正式學習之前提前滲透和加強時間觀念,讓嚴格的時間觀念成為孩子做事和學習的好習慣,用時間管理來預防和克服拖延癥。

 

 

細心觀察一下,幼兒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他們游戲、活動、吃飯幾乎都是隨心所欲的:餓了就吃,困了就睡,來了興致扔下飯碗就開始游戲……儼然整個世界都是為自己而存在的,一派天真,無拘無束。進入幼兒園之后,即便剛上小班,教室里都會張貼一張作息時間表,盡管孩子看不懂,老師依然會反反復復、不厭其煩地向孩子解釋:什么時間游戲,什么時間加餐,什么時間上廁所……其實就是在向孩子滲透時間觀念。

盡管都是剛上幼兒園,也能看出有些時間意識較強的幼兒,自理能力明顯好于其他幼兒:吃飯的時間能主動拿飯碗,休息的時候能主動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很少在上課或者游戲時間上廁所。相反,有的孩子到了吃飯時間還在貪玩,不管老師如何勸說都回不到餐桌旁;上課時哭著要上廁所,說著哭著就尿褲子了……這就是時間觀念的差異。

如果孩子能在上學前就形成嚴格的時間觀念,意識到所有的活動和作業都需要按時完成,上學以后一定受益匪淺,不僅可以遠離拖延癥,還能表現得更加優秀。

幼兒的生活無外乎生活和游戲這兩大類,培養時間觀念也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做到生活起居有規律,娛樂游戲有節制。

生活起居有規律

飲食是孩子生活中的大項,一日三餐要努力做到基本定時,不可以太隨意。比如可以告訴孩子:“寶貝,看鐘表,那根最短的針還沒有到12那里,堅持一下行不行?來,我們玩會兒游戲。”孩子盡管不懂,可久而久之就會像銘記爸爸媽媽模樣一樣,慢慢形成時間的意識:要到一定的時間才可以吃飯。

正餐之間可不可以加餐?可以,但也需要定時,量不僅要少,而且必須是在幼兒愿意吃的前提下,絕對不可以喧賓奪主,讓輔助性加餐轉變成為正式飯食,進而讓孩子的飲食時間觀念發生紊亂,引起孩子厭食、挑食,最終因營養不良影響到身體發育。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能幫助孩子加強時間觀念,對孩子一生的身體健康都有益處。

幼兒生活中另一個重大問題是作息。有些家長基本按照孩子的意愿行事,孩子困了就讓他睡覺,孩子醒了就開始玩。久而久之,“夜哭郎”現象頻頻出現,家長可能還以為是孩子睡反覺了,其實主要原因是家長沒有及時培養孩子有規律的作息節奏。

家長應該努力讓孩子白天游戲、晚間睡覺。孩子如果白天發困,可以想辦法引起孩子的興趣,努力避免孩子睡長覺;即便孩子想睡,也要想辦法控制時間,不要讓孩子睡到自然醒。這樣慢慢養成習慣,孩子的作息就正常了。

娛樂游戲有節制

娛樂游戲是孩子的權利,游戲時一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搭積木時,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時間:“孩子,看到沒有,鐘表上的黑色長針是分針,那邊是5.當這個分針到5的時候,就5分鐘了,我們爭取搭好這個小房子。”從簡單的游戲到復雜的游戲,逐漸向孩子滲透時間觀念,讓孩子心中明確:做事要盡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這樣的訓練歷經一段時間后,還可以在時間觀念的基礎上加強質量意識:“孩子,我們來試試,是不是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做得更好?”于是,孩子就會努力在完成的基礎上把事情做得更好,努力提高質量,為今后高質量按時完成作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家長在生活和游戲兩個方面幫助孩子學習切實有效的時間管理,會讓孩子將按時完成作業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遠離拖延的侵擾,變得勤奮上進和高效。